对广告英语语言特点的一些肤浅认识

对广告英语语言特点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马宁[1](2014)在《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量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琳琅满目的服装商品的同时,也给中国的服装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无形的竞争压力。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服装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穿得暖的基本要求,而是更加注重服装的美观性以及对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的消费。而国内的服装市场中也存在着品牌同质化、品牌文化缺失、品牌生命周期短等诸多问题。在国际国内服装市场的大环境,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和催生下,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崭露头角,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设计师品牌为中国服装业带来了崭新的新风貌,设计师品牌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服装品牌,它是由设计师本人创建的服装品牌,设计师本人的风格对品牌的风格影响较大,品牌强调设计的原创性,注重品牌的文化内涵,品牌风格鲜明。设计师品牌的特点给中国服装设计带来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设计师品牌在各个方面都强调品牌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传播自己的品牌文化。在品牌的终端陈列方面,也力图通过鲜明的个性化的设计向消费者传达自身的品牌风格和品牌文化。因为中国的设计师品牌类型众多,本文仅以在上海百货商场内经营和销售的中国设计师品牌女装为研究对象,通过消费者对中国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的认知实验,对上海地区的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以认知心理学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消费者对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的认知实验,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根据品牌知名度和品牌风格两个标准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并且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案例品牌陈列的第一手图片资料。其次,对陈列要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筛选出本文研究的服装陈列的基本要素。基于以上工作获取的资料,采用问卷调研的研究方法,进行消费者对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的认知实验。最后,收集实验问卷,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文实验问卷的调研对象以女性为主,年龄20-30岁的人比重最大;学历在“专科”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月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8000元的中产阶级;职业主要以公司职员、公司管理人员、国企或事业单位人员为主体。调研对象的主体人群符合案例品牌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和特征,实验问卷的结果具有可参考性。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中在基础照明、重点照明、内顶、地面四个方面体现品牌风格的水平不高,特别是内顶、地面在形态的表现形式上过于传统和单调未能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塑造品牌店铺的风格。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能够通过陈列道具、POP海报、配置道具、门头品牌标志四个方面向消费者有效地传达品牌风格。POP海报在材质表现与应用方面稍显不足。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在外墙、内墙、模特三个方面表现出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外墙、内墙、模特能够体现品牌的风格,部分品牌在外墙、内墙、模特方面的设计和关注度不够,体现品牌风格程度不明显。本论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如何通过陈列有效地向消费者传达品牌风格,使品牌形象更加鲜明,从而在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深入人心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莫再树[2](2012)在《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已正式进入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教学由自发最终走向了自觉。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史的全面、系统研究至今阙如。学界在对近代英语教学史的研究中,已零星地旁及晚清英语教学中便已出现了的商务英语教学的史实,这些记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务英语教学史实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尚缺乏以近代商务英语教学为专门对象的历史考镜和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务英语学界对近代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意识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完整的商务英语教学史的构建。鉴于此,本研究本着拂去历史尘埃、逼近历史事实、还复历史原貌的宗旨,对我国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源流进行考察。本文以晚清社会需求为背景,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为切入点,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史及商务英语教材为核心,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主体、课程类别及教学法为脉络,既从宏观上勾勒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全貌和发展轨迹,又从微观上聚焦晚清各教学主体进行的商务英语教学,并在上述脉络下探讨晚清商务英语语言的变迁及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较全面地考察晚清各类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及编写依据和体例等,以窥其精微奥义。概言之,本研究首次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进行源流考镜,主要研究问题如下: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是如何演进的?其演进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研究问题可细分为: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有哪些主体?各类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基于何种动因?各自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各类学校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何作用与不足?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晚清商务英语课程的属性是什么?晚清商务英语教育中是否有教育规划?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晚清民间非标准商务英语语言是如何起源、发展及消亡的?有何语言属性及社会文化涵义?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是如何演进的?有何特点、编写依据和编写体例?如何评价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本研究涉及语言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多个相关学术领域,以英语教学研究为主线,借鉴历史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取历史文献研究法,钩沉、爬梳、筛选、甄别、整理相关史料,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进行考镜,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主体和教学动因。晚清官办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在被动开放形势下采取的一种主动意识,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利益导向下的世俗化与功利化的选择,民间商务英语教学是在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非正规教学。这种办学动因的差异性体现了晚清英语人才需求的差异性。第二、晚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1)晚清官办学校出现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和融商务专业知识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端倪,其商务语言翻译实践开我国近代西方商学着作汉译之先河和商务经济类书籍汉译之新风。(2)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从最初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发展到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再发展到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最后到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3)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技能和商贸内容为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职业性和技能性。(4)清末学制改革使官办学堂商务英语教学日趋式微,但也使商务英语的职业教育成为可能。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方法及教育规划。(1)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从前制度化教育转向制度化教育,存在着正规教学、非正规教学和非正式商务英语学习。(2)存在着技能型和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3)语法翻译法、古安系列教学法、内容教学法和洋泾浜英语教学法在不同学校得以采用,各具特定的历史时代性、适应性和交际性。(4)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在教育主体、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规划,其教育规划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第四、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不足。其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开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之先河,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需求导向性;(2)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见证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是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早实践;(4)是晚清社会心态日趋开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1)官办外语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只是零星地带有些许商务英语教学的性质或成分,并未形成有规模的普遍的现象;(2)教会学校的教学是教会教育传教的一种世俗化和功利化选择;(3)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自发性、盲目性、纯粹工具性动机;(4)基本未深入西学内涵,文化教育意识严重缺失,大多数学习者难以从思想层面引领近代化进程。其次,关于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语言第一、CPE与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盛行于我国通商口岸的中国洋泾浜英语(CPE)具有明显的商务英语特点,是一种为口岸商贸服务的英语变体。第二、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演变。(1)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分别是广州贸易制度和条约制度时期的中西商贸通用语。(2)CPE逐渐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及思想基础,最终退出中西商贸交往的历史舞台。第三、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1)从社会语言学来看,CPE是不同语言集团在商贸往来中产生的贸易混合语,其产生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语言谱系。(2)从二语习得的视角来看,CPE是一种有限的二语习得,其形成与中介语的石化有相似之处;CPE的演变与发展基本符合中介语理论。第四、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社会文化意义。早期商务英语打上了社会等级的烙印,折射出了早期中西商贸交往的轨迹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口岸城市对外语和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工具主义倾向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最后,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从词汇会话集向写作及会话教材演变,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注音演进,从“词汇型”转向“句字型”,从CPE转向标准英语,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第二、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编写依据和体例。(1)特点主要表现在:商务内容多样化,实用性强,便于自修,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编写者水平较高。(2)对商务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对商务英语语言和商务英语学习的认识分别是其编写的实践和理论依据。(3)编写体例:以义类编纂法编写词汇集,以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编写会话教材,以文选型类聚编写法编纂写作教材。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重要意义:(1)满足了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和掌握商务英语交际技能的需要;(2)是我国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滥觞,反映了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启蒙诉求。(3)见证了晚清洋泾浜式商务英语语言的兴衰,实录了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大量语料;(4)反映了晚清商贸语言接触的历史和文化,是研究晚清中西语言接触和中西商贸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依据。(5)对民国及以后的商务英语教材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尚有诸多不足:(1)有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路;(2)所有教材缺乏语言学理论或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内容缺乏深层次处理;(3)教材的用词、句式、风格、语气过于正式;(4)绝大部分教材缺乏助读系统;(5)多数教材较少涉及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商务交际。本文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考镜,从宏观上梳理了其脉络和演进历程,勾勒了其发展全貌,从微观上考察了课程、教学法、教育规划、教材等,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与不足进行了评价,试图呈现一幅有血有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完整画卷。

谢春荣[3](2010)在《分化两种能力 重构教学内容——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课程应该传授语言知识,但不应该满足于只传授语言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语言研究(包括教学)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针对不同的专业,所传授的知识和所培养的能力应该有所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陈明达[4](2010)在《多样性与有限性 ——广告语言符号的批判性解读》文中指出在当今这样一个媒体时代、信息时代、商品时代及消费时代,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形式与内容各异的广告,笔者试图借助神话双层表意结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实用主义符号学及后现代主义等相关理论,通过广告语言符号的数据统计与案例分析,探讨广告语言符号多样性与有限性在神话性、结构性、价值性以及后现代性等特性上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期一方面借实际的广告案例阐明理论符号学的相关思想与理论,另一方面为广告符号提供一个理论符号学的批判解读视角。对大量婚介广告语言符号的整理统计分析表明,其中关于经济状况、个人职业及特殊身份等信息各有不同,但深层次的“财富”内涵所指却相同,这是“钻石王老五”神话字面能指多样性与内涵所指有限性的表现。在对美容护肤品广告语言符号进行统计分析后,笔者指出,产品的差异性是通过符号,特别是广告语言符号的差异性而得到凸显的。涉及品牌、科技、原料等内容的广告语言符号借助共时性、历时性、句段关系及联想关系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整体,而其中任意一个成分的改变,都足以成就一个“全新”的广告乃至“全新”的产品;而结构差异性背后共有的“全新”价值则是有限性的体现。不仅如此,随着消费社会对商品符号价值及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符号价值体中的差异性战胜了意指性,从而使得广告语言符号中出现大量自指与自治的符号,这使得符号的多样性被极端化为无限性。另一方面,在媒体的刺激与麻醉下,符号受众对符号的解读被单一化了,开始将符号与现实对象混淆在一起,并接受一种符号的“超真实”。情人节广告分析中体现出的被“玫瑰”等符号化了的情人节就是符号“超真实”的体现。无限性与单一性是符号多样性与有限性在后现代状况下的极端化的体现。

颜辉[5](2009)在《公益广告用语的模糊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益广告弘扬真善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公益广告要净化社会的空气,塑造人们的心灵,就需要借助语言这一重要的手段来实现。精彩的公益广告用语能充分展现语言文字奇妙的魅力,同样,好的语言文字也能使公益广告更加精彩。对公益广告的文案进行研究,能让公益广告更好地发挥作用。模糊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各个领域的研究,语言学也是它的受益者之一。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本文就是以模糊理论为基础,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对搜集到的公益广告语料进行分析,以求能抛砖引玉,丰富公益广告的研究成果,为公益广告的编写提供一点新思路。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辞格和语用等几个方面对公益广告用语进行研究,总结了模糊语言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最后在具体分析语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模糊语言使用不当带来的负效应,并且大胆地提出了一些规范公益广告用语的意见和建议。

邹会权,朱玲[6](2008)在《论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

曾晓虹[7](2005)在《中西方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信息接触和交流现象。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不同地域的人们更需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跨文化传播也由此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样式,广告同样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群体中进行传播。而且,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日趋加深,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地球似乎成了一个村落,跨文化的广告传播不仅成为必要,而且已然成为现实。当企业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所面对的是与其母文化差异巨大甚至完全不同的文化。这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因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等的不同往往难以正确理解他国企业广告传播的信息内容和接受其广告传播的方式。如何跨越文化间的鸿沟,提高跨文化的广告传播效果,成为现代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本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写。笔者开篇便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国内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章往往流于对现象的描述,多是讨论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不仅缺乏理论分析的深度,也不足以形成一定的策略来指导新形势下的跨文化广告运作。尚不完善的研究现状为本论文提供了研究的空间和可能。第二部分是对基本概念的梳理,在简要阐述了文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之后,从文化和传播的互动出发对跨文化广告传播概念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解析,为后文的分析提供了逻辑支持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笔者从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及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在典型广告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借鉴可口可乐、雀巢等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广告应对策略,提出了消减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影响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对我国企业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实践活动时起到一些理论上的参考作用。

傅福英[8](2001)在《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文中提出商业英语广告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运用很广泛 ,它必须具有强烈的说服功能和诱惑功能 ,才能使人们对它所宣传的产品动心。因此 ,商业广告既要有一定的信息价值 ,又要有一定的移情作用 ,而成功的广告往往是这两者的理想结合。文章着重对商业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二、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设计师品牌女装的概况
    2.1 设计师品牌女装的诞生背景
    2.2 设计师品牌女装的发展历程
    2.3 设计师品牌女装的特点
3 理论背景
    3.1 认知心理学理论
        3.1.1 认知心理学简介
        3.1.2 人的认知过程
    3.2 认知实验设计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方法
4 案例品牌的选取与陈列要素的选定
    4.1 案例品牌的选取
        4.1.1 案例品牌选取的标准
        4.1.2 选取的案例品牌
    4.3 陈列要素的选定
        4.3.1 陈列要素选定的标准
        4.3.2 选定的陈列要素
5 认知实验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认知实验
        5.1.1 样本数量
        5.1.2 问卷结构
        5.1.3 预调研
        5.1.4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5.2 调研对象人口特征分析
    5.3 案例品牌陈列分析
        5.3.1 照明要素结果与分析
        5.3.2 空间界面结果与分析
        5.3.3 陈列道具结果与分析
        5.3.4 模特结果与分析
        5.3.5 装饰道具结果与分析
        5.3.6 配置道具结果与分析
        5.3.7 门头品牌标志结果与分析
        5.3.8 POP海报结果与分析
        5.3.9 陈列方式结果与分析
6 结论
    6.1 本文的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商务外语(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1.3.2 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1.4 研究问题、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1.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基本框架
第2章 晚清官办英语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
    2.1 同文三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的嚆矢
        2.1.1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2.1.2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
        2.1.3 同文三馆的商务英语课程
        2.1.4 同文三馆的商务语言翻译实践
    2.2 湖北方言商务学堂与自强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
        2.2.1 最早的官办外语商贸学校湖北方言商务学堂
        2.2.2 寓商务知识于英语教学的湖北自强学堂
    2.3 清末学制改革时期的商务英语教学
        2.3.1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雏形的逐渐形成
        2.3.2 清末日趋式微的商务英语教学
        2.3.3 清末学制改革对民国时期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3.1 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发轫
    3.2 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
    3.3 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
    3.4 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的肇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
    4.1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4.1.1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社会和心理基础
        4.1.2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内驱力
        4.1.3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外推力
        4.1.4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直接动因
    4.2 晚清民间英语培训班和夜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4.2.1 兼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4.2.2 专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4.2.3 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法、教育规划
    5.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属性
        5.1.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制度性属性
        5.1.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属性
    5.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法
        5.2.1 语法翻译法
        5.2.2 内容教学法
        5.2.3 古安系列教学法
        5.2.4 洋泾浜英语教学法
    5.3 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5.3.1 外语教育规划
        5.3.2 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
    6.1 中国洋泾浜英语与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
        6.1.1 从辞书释义和词源看
        6.1.2 从 CPE 的形成和用途看
        6.1.3 从 CPE 的教学和读本内容看
        6.1.4 从 CPE 使用者的职业看
    6.2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
        6.2.1 最早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6.2.2 广州贸易制度时期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6.2.3 条约制度时期主要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6.2.4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衰落
    6.3 我国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
    6.4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文化涵义
        6.4.1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涵义
        6.4.2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文化涵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
    7.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总体概况
        7.1.1 启蒙期以汉字注音的商务英语词汇会话集
        7.1.2 初步发展期的晚清商务英语写作及会话教材
    7.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
        7.2.1 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演进
        7.2.2 从“词汇型”转向“句子型”
        7.2.3 从“中国洋泾浜英语”转向标准英语
        7.2.4 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
        7.2.5 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
    7.3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
        7.3.1 多样化的商务内容
        7.3.2 较强的商务实用性和针对性
        7.3.3 明显的“自学式教材”设计
        7.3.4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
        7.3.5 高水平的作者群
    7.4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依据与体例
        7.4.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实践依据
        7.4.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7.4.3 晚清商务英语词汇集的义类编纂法
        7.4.4 晚清商务英语会话教材的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
        7.4.5 晚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文选型类聚编写法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的课题、获奖
附录 B 晚清(准)商务英语教材书影经眼录

(3)分化两种能力 重构教学内容——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汉语的教学现状与教改方向
    (1) 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过多。
    (2) 教材知识体系显得陈旧。
    (3) 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4) 教学方式老套。
2 现代汉语课堂理论教学改革
3 现代汉语课外实践教学改革
4 教学改革效果
    (1)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学习主动了。
    (2) 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3) 形成研究氛围, 培养了创新能力。

(4)多样性与有限性 ——广告语言符号的批判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章 研究性质与研究对象
    第一节 本文研究性质的界定
    第二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广告中的语言文字符号
        1.2.1 主要符号分类法概述
        1.2.2 广告中的语言文字符号
第二章 符号与符号学——理论框架
    第一节 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
    第二节 巴尔特的符号学思想
    第三节 波德里亚的符号学思想
    第四节 皮尔斯及艾柯等人的符号学思想
    第五节 符号的基本特性——文献分析与反思
        2.5.1 符号的任意性、约定俗成性与环境性
        2.5.2 符号的层次性与开放性
        2.5.3 符号的价值性和差异性
第三章 钻石王老五——神话中的多样性与有限性
    第一节 巴尔特的神话
    第二节 婚介广告中的"钻石王老五"神话
        3.2.1 婚介广告信息的分类统计
        3.2.2 婚介广告信息的数据分析
        3.2.3 神话能指的多样性与内涵所指的有限性
        3.2.4 神话层次的多样性与神话内涵的有限性
        3.2.5 神话能指类型的多样性——皮尔斯三分法的再思考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全新"的产品,不变的"全新"——价值中的多样性与有限性
    第一节 索绪尔的符号价值论
        4.1.1 语言符号的价值
        4.1.2 双轴结构主义
        4.1.3 语言符号的差异性关系
    第二节 健康美容护肤品广告中的符号多样性与有限性
        4.2.1 品牌名称的多样性
        4.2.2 结构关系的差异性
        4.2.3 价值与神话的有限性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自指、自治与超真实——后现代中的多样性与有限性
    第一节 波德里亚的符号自指与自治论
        5.1.1 "山寨"现象的符号学反思
        5.1.2 自指与自治中的无限性
        5.1.3 符号的统治
    第二节 波德里亚的仿真与超真实
        5.2.1 仿真与超真实
        5.2.2 玫瑰的爱情——广告符号的超真实幻象
        5.2.3 媒体麻醉——超真实幻象的生成手段
        5.2.4 走出真实的沙漠——超真实幻象之合理化源泉
        5.2.5 语言符号的抽象化与图像符号的具体化——超真实幻象的运作
        5.2.6 超真实——符号有限性的极端化
    第三节 小结与反思
第六章 结论与余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公益广告用语的模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相关研究概况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2 公益广告用语的模糊性特点
    2.1 模糊理论及模糊语言
        2.1.1 模糊理论
        2.1.2 模糊语言
    2.2 公益广告概述
        2.2.1 公益广告的产生和发展
        2.2.2 公益广告的特点
    2.3 公益广告用语中语音的模糊性特点
        2.3.1 语音的模糊性
        2.3.2 语音的模糊性在公益广告用语中的运用
        2.3.3 小结
    2.4 公益广告用语中词汇的模糊性特点
        2.4.1 词汇的模糊性
        2.4.2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2.4.3 小结
    2.5 公益广告用语中语法的模糊性特点
        2.5.1 语法的模糊性
        2.5.2 模糊语句的类型
        2.5.3 模糊句式的选择
        2.5.4 小结
    2.6 公益广告用语中辞格的模糊性特点
        2.6.1 模糊修辞学
        2.6.2 辞格的模糊性
        2.6.3 小结
    2.7 公益广告用语中语用的模糊性特点
        2.7.1 公益广告用语中模糊语言在合作原则中的运用
        2.7.2 公益广告用语中模糊语言在礼貌原则中的运用
        2.7.3 小结
3 公益广告用语的规范
    3.1 公益广告用语模糊性的负效应
    3.2 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的选择
    3.3 规范公益广告用语的建议
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西方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支持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原因
        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4 研究方法
    1.2 理论支持
        1.2.1 符号传播的一般原理
        1.2.2 选择性理论
        1.2.3 议程设置理论
        1.2.4 “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第2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1 文化
    2.2 传播与文化
    2.3 跨文化传播
    2.4 跨文化广告传播
        2.4.1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范围界定
        2.4.2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特点
        2.4.3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模式
第3章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
    3.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2 文化对广告影响的分析视点
        3.2.1 文化学的角度
        3.2.2 心理学的角度
        3.2.3 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
        3.2.4 符号学的角度
    3.3 中西方文化在各自广告中的体现
        3.3.1 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
        3.3.2 中西文化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3.3.3 中西文化思想观念表现不同
第4章 中国品牌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4.1 影响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文化要素
        4.1.1 认知体系
        4.1.2 规范体系
        4.1.3 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4.1.4 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4.2 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广告策略
        4.2.1 本土化
        4.2.2 标准化
        4.2.3 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
    4.3 中国品牌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4.3.1 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观念
        4.3.2 创制亲近性文本
        4.3.3 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4.3.4 努力挖掘文化间的共性
        4.3.5 采用文化优势融合原则
        4.3.6 努力跨越语言形式,充分利用非语言形式
        4.3.7 幽默表达与戏剧化思维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8)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1. 多用简单短句
    2. 常用并列结构
    3. 用祈使句鼓动
    4. 频繁使用省略句
二、用语词汇方面的特点
    1. 善于创造新词。
    2. 选择简单常用的口语化词汇。

四、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设计师品牌女装陈列研究[D]. 马宁. 东华大学, 2014(06)
  • [2]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D]. 莫再树. 湖南大学, 2012(03)
  • [3]分化两种能力 重构教学内容——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J]. 谢春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4]多样性与有限性 ——广告语言符号的批判性解读[D]. 陈明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5]公益广告用语的模糊性研究[D]. 颜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6]论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邹会权,朱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 [7]中西方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思考[D]. 曾晓虹. 江西师范大学, 2005(04)
  • [8]对于广告英语语言特征的几点粗浅认识[J]. 傅福英.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对广告英语语言特点的一些肤浅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