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应用探讨

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应用探讨

一、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士荣,狄帆[1](2020)在《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山西省水资源极度匮乏,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田灌溉是山西省第一用水大户,但其节水潜力较大。本文结合山西农业灌溉实际,分析山西省农业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水源配置、补短板工程建设、计量监控水平提升、调整种植结构和精准灌溉方式、水价水市场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增强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全省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发展。

王海霞[2](2020)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如微灌溉技术的运用、喷灌技术的运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运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建议,如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科学设计农业灌溉工作和配套设施、创新节水灌溉技术等,以期将节水灌溉技术作用最大化,在整体上提高水资源使用率,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龚懿婧[3](2020)在《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节水灌溉工程中,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是灌溉系统技术改造、更新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为适应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宿迁地区加速开发和应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其中,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本文针对当前宿迁市平原灌区推广应用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的适宜性、灌溉系统的布置模式、适宜规模及建设定额标准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宿迁市大型渠灌区灌溉系统节水改造技术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根据宿迁市平原灌区的特点,分析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影响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的11项指标,构建了以工程条件、应用环境、投入能力和效益水平等四个方面为准则的宿迁市平原灌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行适宜性综合评价,结合具体案例,验证了该适宜性评价的合理性。(2)根据宿迁市平原灌区土地经营方式和作物轮作制度的差异性,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地区划分为一般平原区稻麦轮作制度下的分散型经营和规模化经营区域、河网圩区稻麦轮作制度下的分散型经营和规模化经营区域、河网圩区稻蔬轮作制度下的分散型经营区域。综合考虑作物、水源、田块规格、灌溉排水等因素,提出不同分区下的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布置形式。(3)通过建立工程投资模拟模型,对典型工程投资、效益进行概算模拟和经济分析,确定不同分区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适宜规模和建设定额标准。一般平原区稻麦轮作制度分散型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400~600亩;一般平原区稻麦轮作制度规模化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1200~1400亩;河网圩区稻麦轮作制度分散型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400~600亩;河网圩区稻麦轮作制度规模化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500~700亩;河网圩区稻蔬轮作制度分散型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600~800亩。(4)针对宿迁市大型渠灌区农业灌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大型渠灌区尾部进行节水改造,建立内部独立小型灌溉系统的三种方案,并建立了工程费用模拟函数模型,通过经济分析确定了节水改造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在大型渠灌区尾部建立作为独立水源的小型提水灌溉泵站,以渠道输水灌溉和管道输水灌溉兼有的技术方案,且管道输水灌溉控制面积占尾部灌溉片面积10%~30%左右最为适宜。

武宜壮[4](2020)在《连云港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是科学评估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农田灌溉节水潜力的基础,本文以连云港市2013~2018年农田灌溉水测算分析成果为基础,分析近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成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水平的对策措施,对连云港市水资源规划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黄秋歌[5](2020)在《宿迁市丘陵区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宿迁市丘陵区受自然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一直不高。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近年来该地区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农业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文针对宿迁市丘陵区灌溉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和模拟分析,进行丘陵区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应用研究,为该地区灌区管道化节水改造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论文构建了技术应用条件、工程技术保障、社会经济支持和项目建设成效等4个方面的宿迁市丘陵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节水改造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依据不同阶段发展条件与建设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节水改造潜力。(2)论文归纳总结了不同地形、作物区又的灌溉特点,提出了适合该地区以水库自压和提水为主要水源工程灌溉系统的管道化节水改造工程技术方案,形成了一套包括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等配套的管道化改造工程模式。(3)论文构建了系统工程投资、运行及经济效益函数,以经济效果最佳为目标,提出了宿迁市丘陵区水库自流灌溉和冲田提水灌溉管道化节水改造的适宜规模。结果表明,水库灌溉供水量在300~400万m3,农渠及以下管道化改造经济效果最优,水库灌溉供水量在200~300万m3,斗渠及以下管道化改造经济效果最优,水库灌溉供水量在100~200万m3,全管道化改造经济效果最优。针对冲田地区提水管道灌溉系统,管道化改造的单站控制规模在300~400亩时经济效果最佳。(4)论文通过设置高位水池调节系统,满足丘陵岗地管道水压稳定和水量平衡的要求,建立了系统年费用最小的目标函数,提出了泵站与调蓄池联合供水系统优化配置方案;在分析影响提水灌溉扬程的主要因素、调研当地用户灌溉支付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管道输水节水改造背景下宿迁市丘陵区提水泵站经济扬程,并结合调蓄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绘制了不同灌溉面积下的调蓄池经济布置高程关系图。建立了灌溉管网投资年费用函数模型,运用动态规划法研究提出了适合宿迁地区的管道输水灌溉管网管道经济流速。

杨海[6](2019)在《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在宁夏南山台扬水灌区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宁夏中卫市南山台中型灌区节水灌溉项目借助国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政策支持,依托先进信息化平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在渠道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配套信息通信系统、安装水量调配管理软件,实现闸门远程监控、定量供水、自动测水、优化配置水资源的目标。本文详细论述了测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可供类似节水灌溉项目参考。

余浩然[7](2019)在《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对安徽寿县地区田野调查,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对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程如何生根并发挥持续效应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再现和阐释。立足于乡土社会,运用结构主义和共同体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群活动特点讨论水利兴修的社会意义,探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实践的复杂关系,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作带来了地方社会要素和权力结构的重组,并最终与地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互嵌关系”。我国水利兴修历史悠久,水利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有着安农兴邦的作用,也承担了抗旱防洪,航运转输的多重使命。由于寿县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南北要冲,其军事意义也十分突出。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当时的治理建设模式下,地方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水利共同体,涉及到生产、防卫、城镇布局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兴修从农村基本水利建设开始,比如当家塘,到大型水利工程上马,比如淠史杭、红旗渠等,其分布范围之广、耗费成本之大、技术革新之迅速,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结果改变了农村农田水利的空间布局,形成了新的管理机制,也提供了后续发展的物质、制度基础。如今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寿县地区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连接一体,整个县域具备了更大的共同体的色彩。在水利共同体走向扩大的过程中,政府,农民和社会成为开发治理水利最重要的单位,而水利对三者的关系也产生了影响,一、国家主导,农民,社会组织参与的互动结构是水利建设的最主要力量,在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是人民公社制度保证了水利兴修工作的完成,在改革开放后治理方式的转型又拓宽水利设施升级转型以及对水利的综合应用。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开发领域中,三者交替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共同目标实现中保持了行动一致性,而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价值偏差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冲突。三、就其发挥效果而言,在不同领域的开发实践中都取得了成就;同时也将生态、平衡等理念融入了地方发展观。同时也在多个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扩大和深化,这也是“互嵌关系”的最好表达,此时的水利已经从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向新时代具有多纬度发展潜力的公共资源转变,文章遵循一种历时的角度,以一位老水利人老烟枪的人生故事为叙述核心,对上述问题做一回顾和阐释。

徐锐[8](2019)在《溧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江苏苏南地区地处太湖流域,水资源丰沛,但也存在季节性、生态性、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因此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该类地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溧阳市为例,针对该市的自然地理、农业结构和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量水设施建设、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民承受能力和节水奖励制度等方面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典型地区的农业水价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溧阳市实际情况,分析了溧阳市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农业水价改革的重点工作。其次,针对溧阳市农田水利工程特点,明确了溧阳市农田水利工程分区治理方案与工程发展模式。针对溧阳市不同类别灌区特点,制定了灌区计量布局总体方案,并在不同类型的量水设施比选的基础上,提出了溧阳市灌区量水方案。再次,根据溧阳市多年灌溉用水实测资料,明确了农业用水定额的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额控制法,遵循“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逐步把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水源,明确初始水权。然后,综合考虑供水成本、用水户承受能力等因素,明确供水成本核算范围,采用全成本水价、运行成本水价和两部制水价的测算方法,合理制定了农业用水分级、分类、分档的价格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构建与节水成效、地方财力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最后,结合溧阳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状,提出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的方案。建立符合溧阳市农业用水管理特点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责任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本文探讨了溧阳市农田水利工程分区治理及工程模式、量水设施建设、水权分配机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奖补措施和管护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拟定的溧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可为今后江苏南方地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武朝宝[9](2018)在《山西省2017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以山西省172个样点灌区为研究区域,按照《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测算方法及要求,测算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此基础上,以全省灌区统计资料为权重,测算分析得出山西省2017年大、中、小和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484 6、0.501 0、0.475 8和0.639 8,全省系数为0.538。通过对测算成果分析,认为测算结果真实反映了当年山西省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相关成果对山西省灌区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和规划编制等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芸[10](2018)在《江西省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8.77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用水受到挤占,其中90%的农业用水用于农田灌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成为节约水资源的关键所在。同时,灌溉用水效率是评价灌区灌溉用水利用状况及其效益的重要指标,是农业部门制定用水规划和灌区用水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正确的评价灌溉用水效率可以为灌区节水灌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在我国农业用水和灌溉用水现状,以及国内外灌溉用水效率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来表征灌溉用水效率,测算评价2016年江西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分析江西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江西省样点灌区统计数据,利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得出江西省各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及全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对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的地形地貌、土壤质地、供用水量、工程效益和水利投资等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2)在全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的主要影响驱动因子,然后结合系统聚类的方法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驱动特征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根据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驱动因子可归结为灌溉因子、自然禀赋因子和降水因子。灌溉因子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负相关,自然禀赋因子和降水因子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微弱相关。(3)通过系统聚类对灌区进行分类,利用ArcGIS绘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值线图分析江西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江西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四个方面入手为江西省灌区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有效的建议。

二、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中的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农业灌溉现状分析
    1.1 山西省水资源条件
    1.2 全省供用水现状
    1.3 不同类型灌区建设情况
    1.4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
        1.4.1 按节水类型划分
        1.4.2 按地域划分
    1.5 灌溉效率分析
2 山西省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水源配置方面
    2.2 农业灌溉管理方面
    2.3 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方面
3 山西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实施节水灌溉水源优化配置
    3.2 实施节水灌溉管理强监管
    3.3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补短板
4 结语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
    1.1 微灌溉技术的应用
    1.2 步行式灌溉技术的应用
    1.3 喷灌技术的应用
    1.4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应用
    1.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1.6 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1.7 蓄积雨水技术
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建议
    2.1 合理设计农业灌溉工作和配套设施
    2.2 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2.3 创新节水灌溉技术
3 结语

(3)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概况
        1.2.2 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大型渠灌区灌溉系统节水改造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评价
    2.1 评价方法与原则
        2.1.1 评价方法
        2.1.2 评价原则
    2.2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2.2.1 影响因素
        2.2.2 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2.3 评价标准
    2.4 实例分析
        2.4.1 一般平原区
        2.4.2 河网圩区
第3章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布置模式及建设定额标准
    3.1 宿迁市平原灌区基本情况
    3.2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3.2.1 一般平原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3.2.2 河网圩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3.3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模拟
        3.3.1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机泵选型
        3.3.2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费用函数
        3.3.3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效益与经济评价函数
    3.4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与建设定额标准
        3.4.1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模拟结果
        3.4.2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与建设定额标准
第4章 宿迁大型渠灌区尾部管道化改造策略与技术方案
    4.1 宿迁市大型渠灌区基本情况
    4.2 典型区选择及典型区概况
        4.2.1 典型研究区块选择
        4.2.2 典型研究区块概况
    4.3 尾部管道化节水改造方案设计
        4.3.1 灌区灌溉渠系布置概化
        4.3.2 西干渠片区改造方案
    4.4 尾部管道化节水改造方案优选
        4.4.1 工程改造费用函数模拟模型建立
        4.4.2 工程改造费用模拟计算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连云港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本情况
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3.1 技术路线
    3.2 样点灌区及典型田块选择
    3.3 测算方法
        3.3.1 大型灌区
        3.3.2 中型灌区
        3.3.3 小型灌区
4 测算成果与合理性分析
    4.1 测算成果
    4.2 变化趋势及合理性分析
    4.3 不同水源类型合理性分析
5 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对策分析
    5.1 加大资金投入
    5.2 加强灌溉管理
    5.3 提升测算水平
6 结语

(5)宿迁市丘陵区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丘陵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1.2.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1.2.3 管道输水灌溉改造规模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析
    2.1 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适宜性评价
        2.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2.1.2 评价过程
    2.2 宿迁市丘陵区管道灌溉节水改造适宜性评价体系
        2.2.1 影响因素确定
        2.2.2 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建立
    2.3 案例分析
        2.3.1 基本情况
        2.3.2 评价结果
    2.4 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潜力分析
        2.4.1 模型建立
        2.4.2 约束条件
        2.4.3 评价等级划分
        2.4.4 案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工程模式
    3.1 丘陵区基本情况
    3.2 灌溉系统类型
    3.3 管道化节水改造工程模式
        3.3.1 水源工程
        3.3.2 田间工程
        3.3.3 管道化节水改造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渠灌区管道化节水改造模拟与适宜规模研究
    4.1 灌溉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
        4.1.1 渠道工程投资费用
        4.1.2 管道化改造投资费用
        4.1.3 灌溉系统运行费用
    4.2 管道化改造灌溉效益
        4.2.1 增加产值
        4.2.2 其他效益指标
    4.3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4.3.1 净现值
        4.3.2 内部收益率
        4.3.3 效益费用比
    4.4 水库灌区渠管结合模式工程模拟
        4.4.1 管道化改造工程投资模型
        4.4.2 改造方案与模拟分析
        4.4.3 水库灌区渠管结合模式经济评价与投资方案比选
    4.5 提水泵站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模拟
        4.5.1 管道化改造模型的建立
        4.5.2 改造方案及结果
        4.5.3 冲田地区管道改造适宜控制规模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渠灌区管道化节水改造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5.1 丘陵岗地调蓄系统概况
        5.1.1 调节系统的组成
        5.1.2 调节构筑物布置方式
        5.1.3 调蓄系统必要性分析
    5.2 丘陵岗地调蓄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5.2.1 构建调蓄方案
        5.2.2 构建调蓄系统优化模型
        5.2.3 约束条件
        5.2.4 补水泵站装置容量设计
        5.2.5 调蓄池调节容积设计
        5.2.6 调蓄池投资参数调查
        5.2.7 案例分析
    5.3 丘陵岗地调蓄系统布置高程研究
        5.3.1 影响灌溉泵站经济扬程的主要因素
        5.3.2 提水泵站经济扬程函数模型
        5.3.3 用户灌溉可负担成本
        5.3.4 调蓄池布置高程设计
    5.4 灌溉管道经济流速研究
        5.4.1 影响经济流速设计标准的因素
        5.4.2 灌溉管网年费用函数增量模型建立
        5.4.3 年费用函数动态规划模型
        5.4.4 宿迁地区灌溉管道经济流速确定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在宁夏南山台扬水灌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南山台扬水灌区概况
2 测控一体化系统建设情况
    2.1 工程概况
    2.2 系统架构
    2.3 干渠节制闸
    2.4 支渠口建设
    2.5 通信系统
    2.6 调度中心
3 系统运行情况
4 结论与讨论
    4.1 成功的经验和优点
    4.2 缺点和教训
        4.2.1 现有灌溉工程管理体制限制了测控一体化理念的实现
        4.2.2 系统和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4.2.3 提高系统的性价比
5 建 议

(7)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过眼滔滔云共雾
    一、 胜利渠坍塌了
    二、 向水而生:不断扩大的水利内涵
        (一)水利对社会的多重影响
        (二)水利建设的逻辑
    三、 田野情况和资料使用情况
    四、 论文框架
    五、 田野点概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和乡村
    一、 圩子边的“护城河”
    二、 逐水而居的流人
    三、 码头、街道和市场
    四、 大蛇传说
    五、 喝什么水得什么病
第三章 逐步扩大的水利共同体
    一、 土改后对水利的需求
    二、 水利建设中摸索和徘徊
    三、 第一次上河堤
第四章 水利兴修后的乡镇建设
    一、 频繁的区划调整
    二、 家属区的风水案
    三、 费税之累:小癞头的打工之路
    四、 土地案的悖论
    五、 断断续续的蚕桑计划
第五章 跨区域的水利调配和管理
    一、 水利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 水利技术的快速更新
    三、 两起水利案的启发
        1、人大主席被打了
        2、和长丰县的矛盾
        3、应接不暇的智慧
    四、 后集体时代的水利管理
        1、政府的自利性产生和发展
        2、民间法的国家性及未来走向
        3、平均主义原则下的效果分析
第六章 新产业、新文化与新生活
    一、淮河岸边的采沙人
    二、 土地造成的裂痕
    三、 水文化的新发展
    四、 新生活与新遭遇
第七章 水利治理走向新时代
    一、一岗多责的河长制
    二、 回首往事有话说
    三、 共同体中想象与秩序
第八章 总结和思考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水利兴修具有新特点
    二、 从共同体互动寻求文化变迁意义
    三、迈向更大公共范围的可能和尝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溧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典型地区的农业水价改革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溧阳市基本情况
    2.1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农田水利设施和管理现状
        2.2.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2.2 量水设施建设情况
        2.2.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2.2.4 农业水费计收情况
        2.2.5 存在问题分析
    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2.3.1 自然因素
        2.3.2 政策因素
        2.3.3 社会经济因素
        2.3.4 工程因素
3 重点工作和典型灌区选择
    3.1 基本原则
    3.2 重点工作
    3.3 典型灌区选择
        3.3.1 选择原则
        3.3.2 典型灌区的数量与分布
        3.3.3 典型灌区代表性分析
4 溧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
    4.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4.1.1 分区治理
        4.1.2 工程发展模式和建设内容
    4.2 量水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方案
        4.2.1 计量点的设置与总体布局
        4.2.2 灌区量水方法与量水设施比选
        4.2.3 灌区计量设施配套建设方案
        4.2.4 供水计量信息化建设
    4.3 农业水权确定与分配方法
        4.3.1 水权的基本概念
        4.3.2 农业水权确定与分配
    4.4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4.4.1 供水成本核算范围
        4.4.2 供水价格的主要核定原则
        4.4.3 农业水价形成方法
        4.4.4 灌区农业水价测算
        4.4.5 执行水价与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4.5 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4.5.1 精准补贴方案
        4.5.2 农业节水奖励机制
    4.6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探讨
5 溧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考核体系
    5.1 责任考核体系构建
    5.2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5.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构系统
        5.2.2 考核方法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生产项目

(9)山西省2017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1.1 测算公式
    1.2 样点灌区净灌溉用水量测算
    1.3 样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测算
22017年度山西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2.1 样点灌区选择
    2.2 典型田块选取
    2.3 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
        2.3.1 全省大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
        2.3.2 全省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
        2.3.3 全省小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
        2.3.4 全省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
        2.3.5 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
        2.3.6 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分析
3 结语

(10)江西省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及基本方法
    2.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
    2.2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2.1 自然条件
        2.2.2 灌区规模与类型
        2.2.3 工程措施与灌水技术
        2.2.4 灌区基础设施和节水配套
        2.2.5 灌区管理水平
    2.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尺度与方法
        2.3.1 灌区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2.3.2 省级区域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2.4 灌溉用水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4.1 主成分分析
        2.4.2 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2.4.3 聚类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江西省灌溉用水效率现状评价
    3.1 以江口灌区为例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1.1 江口灌区基本情况
        3.1.2 江口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3.2 江西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3.2.1 江西省灌区基本情况
        3.2.2 江西省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3.3 不同因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江西省灌溉用水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的主成分筛选
        4.2.1 数据标准化
        4.2.2 提取主成分
        4.2.3 结果分析
    4.3 主要因子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关性分析
        4.3.1 两变量相关分析
        4.3.2 灌溉因子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的影响
    4.4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4.4.1 不同类别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
        4.4.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空间分布
    4.5 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对策与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中的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 杨士荣,狄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10)
  •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初探[J]. 王海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8)
  • [3]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技术研究[D]. 龚懿婧. 扬州大学, 2020(04)
  • [4]连云港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 武宜壮. 治淮, 2020(02)
  • [5]宿迁市丘陵区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应用研究[D]. 黄秋歌. 扬州大学, 2020(06)
  • [6]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在宁夏南山台扬水灌区中的应用[J]. 杨海.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9(11)
  • [7]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D]. 余浩然. 上海大学, 2019(02)
  • [8]溧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研究[D]. 徐锐. 扬州大学, 2019(05)
  • [9]山西省2017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研究[J]. 武朝宝. 地下水, 2018(05)
  • [10]江西省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研究[D]. 张芸. 扬州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低压输水灌溉技术在中型电灌站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