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外科的进展与展望

周围神经外科的进展与展望

一、外周神经外科进展与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徐新娟[1](2021)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差异性表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平常和战时均常见,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问题。TBI后可引起外周血循环中外泌体(Exosome,Exo)miRNA(microRNA)的改变。通过对TBI患者血清Exo miRNA的测序分析,挖掘与TBI密切相关的差异性Exo miRNA及相关通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预测差异基因的作用靶点,寻找可用于诊断、治疗TBI的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1.该前瞻性研究选择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及急诊医学科的TBI患者14例,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TBI(mild or moderate TBI,mTBI)(8分<GCS<15分)7例、重度TBI(severe TBI,sTBI)(GCS≤8分)7例,对照(control)组选择为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6例,采集TBI患者24小时内术前外周血8~10ml,control组中体检者外周血样本8~10ml,静置2小时,离心提取血清,-80℃冷冻保存。2.采用Exo提取试剂盒提取TBI患者外周血血清中Exo,通过TM、NTA及WB鉴定Exo的形态大小、浓度及质量。3.采用Trizol试剂提取Exo中总RNA,并利用Illumina公司的TruSeqRNA方法建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已知miRNA,预测新的miRNA。着重各样本已知miRNA的表达量分析。4.采用DESeq(version1.18.0,Anders S和Huber W,2010)对miRNA行差异性表达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表达Exo miRNA(|log2FC|>1、P<0.05)。5.使用miranda、mi RWalk、miRTarBase和Targetscan对差异表达Exo miRNA行靶基因预测。6.采用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对差异性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行功能富集分析。其中,GO功能注释包括:BP、CC和MF,了解差异表达的Exo miRNA在TBI病理变化中发挥的作用。7.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6.1软件构建靶基因间PPI关系网络并进行可视化,进一步了解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之间的关系。8.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数据的分析均在SPSS 25.0中进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t检验用于评估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取双尾范围,计算出对照组、mTBI、sTBI两两之间差异性表达Exo miRNA。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ontrol组与TBI组血清样本中提取Exo及Exo miRNA合格,行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2.通过对各组样本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与control组相比,mTBI组中有113个miRNA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log2FC|>1),其中,63个miRNA表达上调,表达下调的miRNA有50个;s TBI组中有71个miRNA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14个miRNA表达下调,57个miRNA表达上调;与mTBI组比(P<0.05;|log2FC|>1),s TBI组中存在61个差异性表达miRNA,其中,45个miRNA表达上调,16个miRNA表达下调。mTBI与sTBI筛选出27个共同表达的具有显着差异的miRNA。control组及mTBI与sTBI筛选出3个共同表达的具有显着差异的miRNA。3.在TBI领域主要涉及细胞增殖、衰老、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粘附分子(CAMs)、钙信号通路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以及γ-氨基丁酸突触、多巴胺能神经突触、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神经血管重塑相关的通路。4.miRNA-206、miRNA-21-3p、miRNA-9-3p和miRNA-124-3p等是TBI后的Exo囊泡运输、细胞衰老、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变化等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5.CDC5L、CDC42、MAPK、FRS2等作为靶基因在TBI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功能作用。结论:1.Exo miRNA随着TBI患者的损伤程度不同,存在显着差异性。2.miRNA-206、miRNA-21-3p、miRNA-9-3p和miRNA-124-3p等是TBI中涉及炎症相关通路及神经血管因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3.CDC5L、CDC42、MAPK、FRS2等是TBI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靶基因。

宋丽萍[2](2021)在《阶段性体位管理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了解颈椎管内肿瘤术后体位护理现状,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专家论证并进行预实验,形成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2.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颈椎管内肿瘤患者81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给予阶段性体位管理,通过使用颈椎管内肿瘤术后体位管理评估记录表,对术后早期体位不当时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辅助应用防跑偏气垫枕对体位进行调整,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术后1w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72h舒适度情况,手术当日、术后24h、48h、72h疼痛情况,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止痛药使用情况。3.采用颈椎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评分评估颈椎功能恢复情况,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估舒适度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评估疼痛情况。结果:1.试验结束时,对照组脱落1例,共80名患者完成全部资料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试验组颈椎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试验组颈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运动、膀胱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改善程度显着(P<0.01),试验组颈椎功能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椎功能改善中感觉功能权重大于运动功能。3.术后72h试验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文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环境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当日、术后24h、48h、72h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随时间进展,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下降趋势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5.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止痛药使用例数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体位管理能够促进颈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早期颈椎功能恢复,提升舒适度,有效缓解疼痛,减少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降低止痛药使用。

郝良超[3](2020)在《miRNA-16、21和132在垂体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垂体腺瘤临床上较为多见,发病率约为颅内肿瘤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表现为良性。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研究人员发现miRNA在人体各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实验检测微小RNA家族中miR-16、miR-21、miR-132在垂体腺瘤组织及相应患者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剖析其表达情况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miR-16、miR-21、miR-132的研究可在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预后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参考价值。方法:本课题所有临床样本均来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集时间:2017年09月至2019年06月),均有完整的临床病历资料。收集时间内,共计106例患者因垂体腺瘤(简称“垂体瘤”)行显微镜或神经内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外周血(3ml)以及相应的垂体瘤肿瘤组织(黄豆大小),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术中所见,其中侵袭性垂体瘤患者69例,非侵袭性垂体瘤患者37例,随机数字法各选取30例纳入实验研究,若后期经Total RNA检测不合格,再随机从相应组内增补。所有纳入患者均保证术前未给予相关药物、手术、放疗等其它治疗。将随机选取的60例患者根据垂体瘤的侵袭性进行分组,其中侵袭性组(实验组)30例和非侵袭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PCR)分别检测miR-16、miR-21、miR-13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将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同时将表达水平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上述研究方案经过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结果: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miR-16相对表达水平(6.50±0.92)显着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11.17±1.55),(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miR-21相对表达水平(4.31±1.28)显着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1.35±0.50),(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miR-132相对表达水平(0.36±0.23)显着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0.95±0.36),(P<0.05)。2.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中miR-16相对表达水平(5.33±1.28)显着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10.62±1.82),(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中miR-21相对表达水平(3.31±0.84)显着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1.05±0.53),(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中miR-132相对表达水平(0.21±0.12)显着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0.75±0.32),(P<0.05)。结论:1.垂体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出miR-16、miR-21和miR-132的表达。2.相较非侵袭性组,miR-21在外周血和垂体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侵袭性组中显着升高,因此miR-21可能在垂体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促癌作用。3.相较非侵袭性组,miR-16和miR-132在外周血和垂体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侵袭性组显着降低,因此miR-16和miR-132可能在垂体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抑癌作用。4.若条件成熟,检测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miR-16、miR-21和miR-132的相对表达水平,可能在垂体瘤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理分级、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提供新思路。

王博[4](2020)在《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目前,锥颅或钻颅血肿清除等手术治疗仍然是CSDH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这些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血肿复发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开发针对性的辅助药物治疗方法是神经外科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最新的文献回顾以及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血肿包膜局部血管生成障碍、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失衡,以及血肿腔内凝血功能异常等复杂病理生理途径共同参与CSDH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前期观察研究发现通过他汀类药物干预该过程各种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促进血肿吸收、降低手术几率以及术后复发率;但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起效缓慢,用药时程长,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而仍需要手术治疗。阿托伐他汀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较弱,不足以迅速控制CSDH的炎症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想加强干预治疗的抑制炎症作用是否会提高药物治疗疗效,因此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CSDH患者血肿液致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CSDH血管内皮损伤模型,给予地塞米松干预,检验内皮细胞功能;再应用RNA-sequence检测不同干预处理组的蛋白转录水平变化;同时进行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患者的初步临床应用;并在深刻理解CSDH致病机制的基础上,应用Matrigel-b End.3细胞混合物产生高浓度持续表达的VEGF,成功建立了全新大鼠自发性CSDH模型。实验结果发现: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着增强h CMEC/D3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体外及体内血管通透性;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转录组发生明显改变;其中筛选到了变化显着的KLF-2转录因子,其参与了血管新生及炎症调控全过程,可能是地塞米松等药物干预CSDH治疗的关键靶点。临床试验发现,在有条件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的CSDH患者中,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更快的减少血肿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手术率;同时患者外周血EPC、Treg、炎症因子等检测提示,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更强的抗炎和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此外,我们建立的全新大鼠CSDH模型,较好的模拟了CSDH患者血肿的自发性、进行性增多的特点,为探索CSDH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干预治疗CSDH机制提供关键实验动物平台。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地塞米松治疗CSDH的机制,比较了与他汀药物治疗的不同,并就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初步临床验证,并建立了一全新大鼠自发性CSDH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SDH的病生理机制及筛选药物治疗关靶点、通路,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及初步的平台基础。

刘慧[5](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精神病患者脑毁损术苏醒期躁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当今社会,很多人面临自诉心理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焦虑等问题。不仅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或多或少的被心理疾病困扰着,针对这一问题,正确地对待和防治是关键。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将每年的10月10日设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于1996年9月10日,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199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卫医康发(1996]第79号),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但由于目前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普及有限,导致许多患者在治疗方法选择上都存在着误区。早期精神疾病患者(病程在1-3年),可通过采取药物治疗,此时如果药物能起到较为良好的疗效可维持治疗。若为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病程在3-5年及以上),通过药物、电刺激、心理辅导等均治疗无效时更推荐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在世界医学史中,微创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医生,其在2000多年前就已提出:医疗活动中,必须首先尽可能的做到创伤小,否则因治疗所造成的损伤,可能比疾病本身更严重。如今随着日新月异发展的科学技术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已成为临床外科手术的主要趋势,同样在神经外科领域中也能够通过微小的损伤来治疗神经外科疾病。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作为其中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近些年已广泛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其最明显的优点是能有效减轻对脑部的损害,加之各种影像学技术手段如颅部CT和MRI等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其安全性。经该技术治疗后的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或可明显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然而毕竟作为一种神经外科的侵袭手术,对患者影响还是相对较大的,再加上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抵制情绪和行为,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增加,尤其是手术刺激给患者带来的应激风险也较大,可能导致其产生心功能不全现象。所以,在麻醉时,对相关药物的选择及麻醉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凸显了本研究的临床意义。临床上一般都采用全身麻醉,且担心该类患者手术刚结束时立刻清醒会不配合躁动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引起脑出血的情况发生,故在手术结束后会选择让患者在浅麻醉下恢复自主呼吸,待呼吸和循环平稳后带气管插管送至ICU镇静观察一段时间后再使患者清醒拔除气管插管。于是在患者浅麻醉带气管插管状态下如何快速平稳的恢复自主呼吸且防止出现呛咳、躁动等应激反应的发生,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至关重要。最近几年,临床上开始出现一大批新型药物,右美托咪定(DEX)就是其中一种,其作为a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高选择性,在脊髓和蓝斑核中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焦虑和镇静效应,同时在镇痛方面也有着显着的效果。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在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维持苏醒期呼吸、循环稳定方面有着显着的效果。右美托咪定的该药理效应正是本研究中行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患者苏醒期所需达到的麻醉最佳效果。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右美托咪定是否可降低行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在术后浅麻醉带气管导管状态下恢复自主呼吸时的躁动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需行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n=40),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实验组(D组)。患者入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连接监护仪,给予常规生命体征监测,采用快速诱导麻醉,在可视喉镜辅助下行气管插管术,确认导管在气管内深度适宜,调整呼吸参数维持PETCO2在35~45mmHg之间,固定气管导管后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便以连续监测动脉血压,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泵注右美托咪定1.0ug/kg,输注时间为15min,术中持续泵注0.5ug/(kg.h)至患者送入ICU30min(如有心率减慢严重者即刻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C组输注等量的0.9%氯化钠(NaCl)注射液替代DEX至送入ICU30min。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即刻(T0)、气管插管即刻(T1)、上头架即刻(T2)、切头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自主呼吸恢复时(T5)、术后入ICU后30min时(T6)各时间点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监测(BIS)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结束时浅麻醉状态下恢复自主呼吸时(T5)的躁动评分(SAS评分)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转入ICU后30min时(T6)患者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并分别于T0、T4、T6时刻抽血监测应激指标:血糖(GLU)、肾上腺素(E)、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T5)的躁动评分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5、T6这两个时间点时躁动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动脉压、心率及BIS值的比较:在T0、T4时刻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5、T6这5个时间点试验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BIS值的变化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入ICU30min时(T6)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和此时刻呼吸抑制或呛咳发生率的比较:T6时间点实验组的Ramsay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呼吸抑制或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0、T4、T6时刻应激指标:GLU、E、COR、NE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GLU、E、COR、NE的变化在T0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6两个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轻行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及应激反应。

牛江涛[6](2020)在《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感染脑脊液circRNA筛选》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临床研究部分通过收集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各临床影响因素,旨在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感染患者预后。实验室研究部分通过检测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研究感染脑脊液中显着性差异表达的circRNA指标,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以期将其作为颅内感染的脑脊液实验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旨在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感染患者预后。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部分,纳入了113例神经外科手术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将病例中多个相关临床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其中变量的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方法(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而后将有显着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分析出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影响因素。实验室研究部分,纳入了33例神经外科手术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并收集其感染状态及非感染状态的脑脊液;第一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例患者的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感染状态及非感染状态的脑脊液,筛选出感染脑脊液中显着性差异表达的circRNA指标,并数据分析,挑选出候选的供验证用14个circRNA指标;第二步,利用qRT-PCR技术,选用基因芯片实验所用的原样本,验证14个候选circRNA指标,并数据分析,挑选出供扩大样本验证用3个候选circRNA指标;第三步,利用qRT-PCR技术,选用收集的30例患者的脑脊液标本,验证3个候选circRNA指标,将其作为颅内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生物标志物;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纳入了年龄、原发病、感染相关手术时间(小时)、感染相关手术次数、是/否急诊手术、感染前引流管放置时间(天)、应用治疗抗生素时间(天)、治疗抗生素数目、脑脊液白细胞数(×106/L)、脑脊液红细胞数(×106/L)、脑脊液红/白比、脑脊液单核细胞百分比(%)、脑脊液多核细胞百分比(%)、细菌培养(被归类)、细菌培养数目、脑脊液生化糖(mmol/l)、脑脊液生化蛋白(mg/1)、脑脊液氯(mmol/1)、感染持续时间(天)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急诊手术、感染相关手术次数、感染前引流管放置时间(天)、治疗抗生素数目、应用治疗抗生素时间(天)、脑脊液中白细胞数(106/L)、脑脊液生化糖(mmol/1)、脑脊液生化蛋白(mg/1)、细菌培养(被归类)、细菌培养数目、感染持续时间有显着性差异影响(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分析,得出结论,感染前引流管放置时间(b:-0.113,OR:0.893,95%CI:0.805-0.991,P:0.033)、治疗抗生素数目(b:-1.470,OR:0.230,95%CI:0.072-0.738,P:0.013)、脑脊液中白细胞数(b:-0.016,OR:0.984,95%CI:0.970-0.998,P:0.027)均为治愈的危险因素;应用治疗抗生素时间(天)(b:0.176,OR:1.193,95%CI:1.063-1.339,P:0.003)为治愈的保护因素。实验室研究部分,第一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了 214种在感染脑脊液中存在显着性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其中有72种环状RNA呈上调表达,142种呈下调表达;通过数据分析,选择差异倍数大的,同时结合P值符合显着性差异的要求,纳入验证实验的circRNA指标14个,上调circRNA是hsacircRNA402768,hsacircRNA402632,hsacircRNA061260,hsacircRNA048410,hsacircRNA048148,hsacircRNA402482;下调的circRNA 是hsacircRNA055243,hsacircRNA101900,hsacircRNA405481,hsacircRNA007059,hsacircRNA101366,hsacircRNA102213,hsacircRNA008636,hsacircRNA-009012。第二步,利用 qRT-PCR 技术,选用基因芯片实验所用的原样本,验证了 14个候选circRNA指标,选择原样本验证结果中表达差异倍数比较大,P值比较小的circRNA,作为有显着表达差异意义的候选的扩大验证circRNA指标,上调的circRNA选择的是hsacircRNA402632,在下调的 circRNA 中,选择的是 hsacircRNA008636 和hsacircRNA405481;共三个circRNA指标进行扩大样本的验证实验。第三步,利用qRT-PCR技术,进行扩大脑脊液标本的验证实验,验证的三种circRNA结果中,其中上调的circRNA指标1个为:hsacircRNA402632表达差异倍数2.065(P:0.0008),hsacircRNA008636 表达下调,差异倍数为 0.416(P:0.0001),hsacircRNA405481 表达下调,差异倍数为 0.452(P:0.0002),这 3 种 circRNA的功能尚不清楚,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FoxO和AMPK信号通路是hsacircRNA008636最重要的通路,推测hsacircRNA008636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hsacircRNA008636在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hsacircRNA402632,胰岛素抵抗途径可被富集,而关于hsacircRNA405481,子宫内膜癌信号途径、Fc-epsilon-RI信号途径和TGF-beta信号途径可被富集,均具有诊断颅内感染的潜力。结论:临床研究部分得出结论,随着感染前引流管放置时间、治疗抗生素数目、脑脊液中白细胞数的数值上升,转归越容易出现恶化,随着应用治疗抗生素时间数值上升转归越容易出现治愈。实验室研究部分得出结论,表达上调的circRNA指标:hsacircRNA402632,表达下调 circRNA 指标:hsacircRNA008636、hsacircRNA405481,均有作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实验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通过一些可能的作用机制在颅内感染中发挥作用。

王祥[7](2020)在《轻型颅脑损伤(TBI)血清Tau蛋白变化与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颅脑损伤(TBI)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但残死率居首位。然而轻度颅脑损伤(m TB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鉴别和治疗策略。由于目前各种类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系统(GCS)或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或者脑部CT的成像扫描都具有其自身的的局限性,故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m TBI的血液标志物,大量的研究表明,TBI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血清Tau蛋白的异常集聚已被证实与阿尔茨海默病息息相关,故本课题探究轻型急性颅脑损伤(TBI)血清Tau蛋白变化与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试验选取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TB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并且所有急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均处于13-15分区间内,再选取同时期入院的与TBI一般资料相匹配的患者家属或其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于受伤后1、3、5、7、14d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象进行血清Tau含量检测,伤后6个月随访时利用GO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1-3分为预后不良组,4-5分为预后良好组,并对两组采用生活质量SF-36评分进行评估分析。最后采用SPSS 21.00软件分析轻度急性颅脑损伤血清Tau蛋白不同时间段变化与对照组的相关性及预后情况。结果TBI组患者伤后1、3、5、7、14 d血清Tau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健康人员,(P<0.05);根据TBI组患者预后不同时间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7例)、预后良好组(52例)和1例失联,其中预后不良组不同预后时间段血清Tau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不同预后时间段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血清Tau蛋白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实践证明,轻度颅脑损伤在当前的临床医学领域中较为常见,不过实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尽管这些创伤相对来说较轻,但是往往会体现较强的渐进性,可能会伴随部分副作用和后遗症,由此看出研究轻型颅脑损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的m TBI可慢慢的发展为慢性创伤性脑病(CTE),在CTE中脑血管周围的神经元内,相应的Tau蛋白发生聚合反应,或是脑沟底部的细胞出现Tau蛋白的汇集现象。因此对血清Tau的动态监测来反应慢性创伤性脑病进行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课题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在不同的时间段轻型颅脑损伤血清的Tau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血清Tau蛋白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由此可见,借助血清Tau蛋白浓度的监测可以对CTE病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次试验TBI中预后不良组不同预后时间段血清Tau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不同预后时间段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这两组试验反映了TBI血清Tau蛋白与患者预后也密切相关。

张勇[8](2020)在《血清GFAP的检测用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检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在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促进临床对轻型颅脑损伤的认识,进而改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院的74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含量并与15例体检健康患者及14例有明确外伤史,但无颅脑外伤史患者比较。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GFAP含量与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CT表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诉头痛)以及伤后6个月COS-E评分的关系。结果:1.有明确外伤史,但无颅脑外伤史患者伤后血清GFAP浓度与健康体检患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1),而血清GFAP浓度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升高(P<0.05);2.头颅CT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颅骨骨折与无颅骨骨折的比较,血清GFAP浓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80),头颅CT阳性与头颅CT阴性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血清GFAP浓度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血清GFAP浓度对于判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出现脑实质损伤(CT阳性),有较高准确性(AUC=0.993,95%CI 0.982-1)。3.GCS评分为13分和GCS评分为14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GFAP浓度分别与GCS评分为15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血清GFAP浓度在GCS评分为13分和GCS评分为14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7),结合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GFAP浓度对于判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GCS评分降低,GCS评分为13分或14分),有一定准确性(AUC=0.736,95%CI 0.617-0.856)。4.VRS法分级为II级和VRS法分级为III级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GFAP浓度分别与VRS法分级为0-I级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RS法分级为II级与VRS法分级为III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76),结合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GFAP浓度对于判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出现较严重头痛(无法耐受,需要镇痛治疗,VRS法分级为II级或III级),有较高准确性(AUC=0.932,95%CI 0.857-1)。5.我们电话随访6月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扩展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E评分)情况,其中36人提示预后不良,38人提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占比48.6%,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血清GFAP浓度对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准确性(AUC=0.716,95%CI 0.857-1),结合约登指数分析提示当入院时血清GFAP浓度≥0.665μg/L时判断为预后不良(准确度为71.6%)。结论:血清GFAP对分辨患者是否存在mTBI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较好的运用在mTBI的辅助诊断,是颅脑MRI、CT等影像检查之外又一mTBI辅助检查指标,可以弥补颅脑CT对mTBI阳性率不高的缺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血清GFAP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mTBI患者GCS评分变化、临床症状(主诉头痛)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工作;同时GFAP可作为mTBI预后判断的血清学指标,当mTBI患者入院时血清GFAP浓度≥0.665μg/L时需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提示患者可能出现预后不良。

贾颖[9](2019)在《应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早期促醒颅脑创伤后昏迷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是神经外科领域治疗的难点、重点和热点且至今无公认有效的方法。右侧正中神经刺激(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RMNS)是近年来不断被报道的一种促醒方法,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更罕见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导致目前昏迷促醒仍缺乏可靠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RMNS对TBI后昏迷早期促醒的作用,并初步探讨早期促醒后患者脑脊液中miRNA表达的变化。方法:(1)选取发病12周的TBI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组患者需要满足(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得分≤8分;(2)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颅内感染、脑积水和颅内血肿占位效应未解除等影响意识恢复的情况。(2)两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MNS促醒治疗。治疗组患者于RMNS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均接受GCS评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进行上述GCS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EEG、SEP及BAEP分别采用Young改良分级、Judson分级及Hall分级进行评价。发病1个月时两组进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评分(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从治疗组中随机选取5名患者在RMNS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行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测量脑干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aphy,FA)值。(3)治疗组中行DTI检查的5名患者在RMNS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留取脑脊液,提取总RNA,对RNA进行质控,构建RNA文库并进行文库质控,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TBI昏迷患者经RMNS促醒治疗后脑脊液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的变化,对差异性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分析。(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数据统计,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用于计数资料数据统计。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入组及剔除标准,最终40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GCS评分及是否进行手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GCS评分分别为11.30±2.45和7.05±1.1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EEG、SEP及BAE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发病一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S-R评分分别为16.20±4.75和12.25±5.4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GO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组随机选取的5名行DTI检查的患者,其GCS及CRS-R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并且在DTI成像上观察到脑干FA值的升高。(3)治疗组中行DTI检查的5名患者经RMNS促醒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脑脊液样本中有38个miRNA表达有显着差异(Fold change≥2,P-value<0.05),其中34个miRNA表达上调,4个miRNA表达下调。选取Top 5上调的miRNA(包括:hsa-miR-204-5p,hsa-miR-532-5p,hsa-miR-574-5p,hsa-miR-1180-3p和hsa-miR-1298-5p)和下调的miRNA(包括:hsa-miR-145-5p和hsa-miR-182-5p)用于预测靶基因,发现交联最多的靶基因为:BIN2、MYZAP、CAMSAP2、DOCK9、PPP4R2。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神经元生长、修复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有关。在信号通路方面,差异表达的miRNA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多巴胺能突触相关度最高。结论:(1)RMNS对TBI后昏迷具有早期促醒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TBI昏迷患者经RMNS早期促醒治疗后,脑脊液中有一系列miRNA表达发生变化,这些差异性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对靶基因表达的调控,参与促醒治疗后特定的生物过程。推测可能是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和升高多巴胺水平起到早期促醒作用。

程芳玲[10](2019)在《LRIG3和可溶性LRIG3通过调控MET/PI3K/Akt通路抑制胶质瘤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LRIG3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目的:探讨LRIG3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LRIG3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并诊断为胶质瘤的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65例(Ⅱ级20例,Ⅲ级17例,Ⅳ级28例),切片并行LRIG3免疫组化染色。根据染色强度得分(无=0,弱=1;适中=2;强=3)和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得分(0–10%=1,11–30%=2,31–50%=3,51–100%=4)相乘进行量化评分,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间LRIG3表达水平的差异。根据LRIG3染色评分将其分为高表达组(4-12分)和低表达组(0-3分)。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LRIG3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行Log-rank检验。结果:Ⅱ级胶质瘤中LRIG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Ⅱ级vsⅢ级:p=0.026;Ⅱ级vsⅣ级:p=0.00012)。在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高级别胶质瘤中(Ⅲ级+Ⅳ级),LRIG3高表达组总生存情况明显优于LRIG3低表达组(p=0.046和p=0.023)。结论:LRIG3在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于低级别胶质瘤中下调,在高级别胶质瘤中,LRIG3表达量与患者预后正相关。第二部分可溶性LRIG3的鉴定及稳定过表达LRIG3和可溶性LRIG3蛋白胶质瘤细胞系的建立目的:探讨可溶性LRIG3的存在,及为进一步探讨LRIG3和可溶性LRIG3蛋白的功能建立稳定转染过表达LRIG3全长(LRIG3-full,LRIG3)和可溶性LRIG3胞外段(LRIG3-ecto,soluble LRIG3,sLRIG3)蛋白的胶质瘤细胞系。方法:在可诱导表达LRIG3蛋白的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及患者的血清和胶质瘤的囊液标本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可溶性LRIG3蛋白的存在。进一步构建含FLAG标签的LRIG3全长序列和胞外段序列的表达质粒,慢病毒包被并稳定转染GL15、U87和PriGBM胶质瘤细胞,Western blot和原位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胶质瘤细胞系的培养上清及胶质瘤患者的血清和囊变胶质瘤的囊液标本中检测到大小约110 k D(小于全长蛋白的分子量)的可溶性LRIG3蛋白的存在。因为检测sLRIG3的抗体识别的是LRIG3的胞外段区域,且sLRIG3的分子量与预测的LRIG3胞外段分子量一致,所以sLRIG3即为可溶性LRIG3胞外段蛋白。成功构建含FLAG标签的LRIG3全长序列和胞外段序列的表达质粒并稳定转染GL15、U87和原代Pri GBM胶质瘤细胞,Western blot和原位免疫荧光染色等证实目的蛋白稳定表达。结论:可溶性LRIG3蛋白存在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系培养上清、患者的血清及囊变胶质瘤的囊液中,建立了稳定过表达全长LRIG3蛋白(LRIG3-full)和可溶性LRIG3胞外段蛋白(LRIG3-ecto,soluble LRIG3,sLRIG3)的胶质瘤细胞系。第三部分LRIG3和可溶性LRIG3蛋白对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目的:探讨过表达LRIG3全长(LRIG3-full,LRIG3)及胞外段蛋白(LRIG3-ecto,sLRIG3)对胶质瘤细胞系增殖、侵袭、迁移和成瘤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建立的过表达LRIG3全长(LRIG3-full,LRIG3)及胞外段蛋白(LRIG3-ecto,sLRIG3)的GL15、U87和Pri GBM细胞系中,通过CCK-8检测增殖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展的差异,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模拟检测细胞体外成瘤差异,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细胞体内成瘤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差异,探讨LRIG3和sLRIG3对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影响的机制,并在临床胶质瘤组织样本中进行Western bolt检测,进一步明确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差异与LRIG3水平的相关性。在体实验的肿瘤组织行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p MET、p Akt及Ki67的表达差异。结果:在GL15、U87和Pri GBM细胞系中,过表达LRIG3和sLRIG3的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周期进展、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特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证实过表达LRIG3和sLRIG3抑制MET/PI3K/Akt通路的活化。临床胶质瘤组织蛋白检测证实MET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与LRIG3表达水平负相关。在体实验观察到过表达LRIG3和sLRIG3时,细胞的成瘤体积和成瘤速度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免疫组化提示MET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及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Ki67均下降。结论:sLRIG3与LRIG3蛋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抑MET/PI3K/Akt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抑制体内成瘤特性。第四部分血清sLRIG3的表达水平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目的:探讨血清中sLRIG3的水平与胶质瘤级别的相关性,以及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血清中sLRIG3的水平与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并诊断为胶质瘤的患者的术前血清50例(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27例)及正常非肿瘤患者对照血清14例,用ELISA检测其中sLRIG3的含量,进行差异分析。高级别胶质瘤中,根据sLRIG3的水平,将其分为sLRIG3高表达和低表达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判断sLRIG3水平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低级别胶质瘤样本数较少及生存时间多大于30个月,未进行相关生存分析)。结果:ELISA检测血清样本的sLRIG3水平波动在0-21 ng/ml之间,在正常对照及Ⅰ-Ⅳ级胶质瘤患者血清中,sLRIG3平均水平逐渐增高,除外Ⅳ级与正常对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2),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sLRIG3水平与性别无相关性。sLRIG3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血清及正常对照血清中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G vs Control,p=0.010;HGG vs LGG,p=0.048)。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根据sLRIG3表达水平的均值3.9ng/ml,将33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13例)和低表达组(20例),生存分析显示血清sLRIG3水平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总生存时间延长。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清中sLRIG3含量在不同级别(I-Ⅳ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组血清中sLRIG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组。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血清sLRIG3含量与总生存时间正相关,sLRIG3可作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判断预后的血清学标志物。

二、外周神经外科进展与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周神经外科进展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差异性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1 样本收集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采集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 TBI患者血清Exo的提取及鉴定
        3.1 Exo的分离提取
        3.2 Exo的鉴定
    4 TBI患者血清Exo miRNA的测序及差异表达分析
        4.1 血清Exo总 RNA提取
        4.2 Exo Small RNA建库测序
        4.3 Exo 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二、结果
    1 血清Exo提取与质控
        1.1 TEM观察Exo的形态
        1.2 Exo的浓度粒径分布
        1.3 Exo表面标志蛋白鉴定
    2 Exo miRNA的提取与质控
    3 各样本Exo miRNA的表达量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3.1 各样本miRNA表达量分析
        3.2 各样本间miRNA表达相关性分析
    4 Exo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5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
    6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GO分析
    7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通路分析
    8 构建靶基因PPI网络图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外泌体miRNA作为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和监测预后的新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阶段性体位管理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的构建
        2.1.1 成立颈椎管内肿瘤术后体位管理小组
        2.1.1.1 小组成员组成
        2.1.1.2 小组成员分工
        2.1.1.3 小组成员培训内容
        2.1.2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拟定
        2.1.3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修订
        2.1.4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
        2.1.5 进行预实验
    2.2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的应用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对象
        2.2.2.1 纳入标准
        2.2.2.2 排除标准
        2.2.2.3 剔除、脱落标准
        2.2.2.4 样本量的确定
        2.2.2.5 分组方法
        2.2.2.5.1 随机分组方法
        2.2.2.5.2 盲法
        2.2.3 研究工具
        2.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2.3.2 颈椎JOA评分
        2.2.3.3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
        2.2.3.4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2.4 实施方案
        2.2.4.1 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护理
        2.2.4.2 试验组实施阶段性体位管理
    2.3 资料收集
        2.3.1 一般资料
        2.3.2 主要结局指标
        2.3.3 次要结局指标
    2.4 数据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人权保护措施
    2.7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3.2.1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颈椎JOA评分情况比较
        3.2.2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颈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情况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体位相关并发症及使用止疼药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构建及主要观察指标解析
        4.1.1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构建的临床意义
        4.1.2 阶段性体位管理方案体位相关观察指标及解析
    4.2 阶段性体位管理促进患者术后早期颈椎功能恢复
    4.3 阶段性体位管理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
    4.4 阶段性体位管理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4.5 阶段性体位管理减少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及止痛药使用
5 结论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附录
    附录A 颈椎管内肿瘤术后体位管理评估记录表(初版)
    附录B 颈椎管内肿瘤术后体位管理评估记录表(终版)
    附录C 辅助工具
    附录D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E 颈椎JOA评分
    附录F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
    附录G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附录H
参考文献
综述 颈椎管内肿瘤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miRNA-16、21和132在垂体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和实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分组标准
        2.1.5 Knosp分级标准
        2.1.6 Hardy-Wilson分级标准
    2.2 主要试剂和相关仪器
        2.2.1 主要试剂和生产公司(产地)
        2.2.2 相关仪器和生产公司(产地)
        2.2.3 主要实验引物
        2.2.4 实验室耗材及仪器
        2.2.5 其他自配耗材
    2.3 提取总RNA及质检
        2.3.1 提取垂体腺瘤组织总RNA及质检
        2.3.2 提取垂体瘤患者外周血总RNA及质检
    2.4 cDNA的逆转录合成
    2.5 RT-PCR检测
        2.5.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5.2 RT-PCR反应体系配制
        2.5.3 RT-PCR结果的统计与处理
    2.6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miR-16 在垂体腺瘤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
    3.2 miR-21 在垂体腺瘤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
    3.3 miR-132 在垂体腺瘤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miR-16 在垂体瘤组织和相应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4.2 miR-21 在垂体瘤组织和相应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4.3 miR-132 在垂体瘤组织和相应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miRNA的简介以及相关研究
    2 垂体瘤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3 miRNA与垂体瘤的发病关系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液损伤的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实验材料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血肿液中 VEGF、IL6、IL8 及 IL10 的浓度
        1.2.2 应用HPICM和体外血管通透性测定试验检测h CMEC/D3 细胞血肿损伤后最佳用药时间和剂量
        1.2.3 应用HPICM和体外血管通透性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1.2.4 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增强了h CMEC/D3 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1.2.5 体外血管通透性实验
    1.3 讨论
    1.4 小结
二、RNA-sequence分析体外慢性硬膜下血肿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录组变化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样品结果统计
        2.2.2 差异基因聚类
        2.2.3 差异基因Gene Ontology(简称GO)功能分析
        2.2.4 差异基因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简称KEGG)功能分析
        2.2.5 KLF-2 在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组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研究对象和基线特征
        3.2.2 主要和次要结果的疗效
        3.2.3 血清EPCs和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影响
        3.2.4 不良事件
    3.3 讨论
    3.4 小结
四、一种新型大鼠慢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的建立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实验对象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bEnd.3细胞形态学分析
        4.2.2 CSDH模型成功率及生理指标监测
        4.2.3 CSDH 建立后血肿体积
        4.2.4 CSDH 建立后的病理学改变
        4.2.5 CSDH建立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
        4.2.6 CSDH建立后炎症细胞浸润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4.2.7 CSDH促进纤溶产物D-二聚体的表达
        4.2.8 CSDH模型建立后大鼠神经功能评价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炎及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右美托咪定对精神病患者脑毁损术苏醒期躁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感染脑脊液circRNA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现状及存在问题
        1.1.2 感染脑脊液实验室诊断现状及存在问题
        1.1.3 生物标志物CircRNA研究进展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
2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入组患者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资料收集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患者相关临床因素特征
        2.2.2 统计分析危险因素
    2.3 讨论
    2.4 结论
3 基因芯片筛选感染脑脊液circRNA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入组患者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3.1.2 纳入患者资料
        3.1.3 标本采集方法与初步处理
        3.1.4 研究方法
        3.1.5 实验材料
    3.2 筛查circRNA
        3.2.1 基因芯片筛查circRNA实验流程
        3.2.2 筛查circRNA实验
    3.3 结果
        3.3.1 RNA质控
        3.3.2 基因芯片
        3.3.3 实验芯片的质控
        3.3.4 总体circRNA表达量的箱形图分析
        3.3.5 CircRNA表达的分层聚类分析
        3.3.6 差异性表达circRNA散点图
        3.3.7 差异表达circRNA火山图
        3.3.8 差异表达的环状RNA
    3.4 讨论
    3.5 结论
4 qRT-PCR验证感染脑脊液circRNA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1.3 circRNA验证实验流程
    4.2 原样本验证circRNA
        4.2.1 标本的RNA抽提
        4.2.2 总RNA提纯及质控
        4.2.3 以标本RNA合成cDNA
        4.2.4 以cDNA行qRT-PCR
        4.2.5 结果
    4.3 扩大样本验证circRNA
        4.3.1 标本的RNA抽提
        4.3.2 总RNA提纯及质控
        4.3.3 以标本RNA合成cDNA
        4.3.4 以cDNA行qRT-PCR
        4.3.5 结果
    4.4 生物信息学分析circRNA的作用机制
    4.5 讨论
    4.6 结论
5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ircRNA与疾病诊断标志物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轻型颅脑损伤(TBI)血清Tau蛋白变化与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2.3 预后的评估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ELISA法对比两组TBI后血清Tau蛋白含量变化情况
    3.3 对比TBI组不同时间段下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单位为pg/ml)的变化情况
    3.4 对比TBI组不同时间段下生活质量(SF-36)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Tau蛋白与颅脑损伤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8)血清GFAP的检测用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GFAP对轻型颅脑损伤伤情判断的临床意义(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9)应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早期促醒颅脑创伤后昏迷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RMNS对TBI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的临床观察
    1.1 对象和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评估方法
        1.1.3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1.2.2 治疗前后两组GCS评分比较
        1.2.3 发病1个月时两组CRS-R评分比较
        1.2.4 发病1个月时两组GOS比较
        1.2.5 治疗前后两组EEG变化比较
        1.2.6 治疗前后两组SEP变化比较
        1.2.7 治疗前后两组BAEP变化比较
        1.2.8 促醒治疗前后DTI检查情况
    1.3 讨论
        1.3.1 基本概念及昏迷的发生机制
        1.3.2 促醒方法
        1.3.3 右侧正中神经刺激研究现状、操作方法及促醒机制
        1.3.4 促醒治疗评估情况
    1.4 小结
二、RMNS对TBI昏迷患者脑脊液中miRNA表达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RNA定量质控
        2.2.2 RNA文库质控
        2.2.3 miRNA测序结果以及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
        2.2.4 方法学验证
        2.2.5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2.2.6 差异表达miRNA的GO富集结果
        2.2.7 差异表达miRNA的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miRNA的产生与作用机制
        2.3.2 m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
        2.3.3 miRNA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2.3.4 miRNA测序技术
        2.3.5 GO分析
        2.3.6 KEGG通路分析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颅脑创伤后昏迷的促醒治疗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LRIG3和可溶性LRIG3通过调控MET/PI3K/Akt通路抑制胶质瘤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LRIG3 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第二部分 可溶性LRIG3 的鉴定及稳定过表达LRIG3 和可溶性LRIG3 蛋白胶质瘤细胞系的建立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LRIG3 和可溶性LRIG3 蛋白对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第四部分 血清可溶性LRIG3 的表达水平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综述 胶质瘤中的MET信号通路与靶向治疗
    1. 前言
    2. 胶质瘤的相关发病机制
    3. HGF 和 MET 分子的表达
    4. MET 分子的扩增和活化突变
    5. MET 分子的活化位点
    6. HAI-2 和 HGF/MET 信号通路
    7. RNA 调控
    8. 胶质瘤中 MET 的下游信号通路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9. 靶向 HGF/MET 治疗胶质瘤的现状
    10. 在临床实践中靶向治疗的现状
    11.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附录
致谢

四、外周神经外科进展与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差异性表达谱分析[D]. 徐新娟.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阶段性体位管理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研究[D]. 宋丽萍.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miRNA-16、21和132在垂体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D]. 郝良超. 河北大学, 2020(08)
  • [4]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博.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右美托咪定对精神病患者脑毁损术苏醒期躁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刘慧. 郑州大学, 2020(02)
  • [6]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感染脑脊液circRNA筛选[D]. 牛江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7]轻型颅脑损伤(TBI)血清Tau蛋白变化与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的研究[D]. 王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血清GFAP的检测用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D]. 张勇. 西南医科大学, 2020(09)
  • [9]应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早期促醒颅脑创伤后昏迷的初步研究[D]. 贾颖.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LRIG3和可溶性LRIG3通过调控MET/PI3K/Akt通路抑制胶质瘤进展[D]. 程芳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周围神经外科的进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