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

师范院校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

一、高师化学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鸣[1](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山西万荣职教中心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学生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通过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及中职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选取笔者实习时工作的山西万荣职教中心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电气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研究。共发放量表120份,收回有效量表110份。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研究一中,山西万荣职教中心学生科学素养总体水平的通过率为63.64%。其中对科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方面,通过率为65.45%;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方面,通过率为57.27%;对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的理解程度方面,通过率为62.73%。可见中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较差。此外,对科学素养水平的组内差异性分析发现,男生的科学素养略高于女生,但并无显着性差异;理科生的科学素养略高于文科生,但并无显着性差异。研究二中,山西万荣职教中心学生科学素养影响因素的总体平均得分为2.99分。其中学习兴趣得分最高为3.78分,学习焦虑得分最低为2.45分。可见中职学生对科学素养是感兴趣的,但同时因为没有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而导致了较高的学习焦虑。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几条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快实施针对中职的科学素质行动、科学素养课程应纳入中职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职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中职应注重课堂外的科学素养教育、父母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等。

金佳璐[2](2019)在《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文中指出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设立至今经历了 20余年的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培养规模也逐渐扩大,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方向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所需精力最多、审核最严格的一项学术研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就是学生学术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体现。学位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水平。本文以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应依据的学科特色以及学位论文研究者应具有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为理论假设,选择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选题方向类目以及高校层面的比较等选题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归因,选题的优点有: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标准、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应用价值;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在学位论文选题标准中的创新性层面上仍需优化、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向性、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和问题意识仍需提高;由此得出影响学位论文选题主要有高校、导师及学生三个层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优化以及对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及展望。

高俊,韩红霞,徐建强[3](2018)在《STS教育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改革教育方式,将STS教学理念融入课程各经典教学模块,优化教学内容是目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本文立足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的特点,从分析化学教育现状,STS教育渗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几个方面探讨了STS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阐明将STS教育理念融入分析化学教学体系符合现代人才的培养的方向。

曹春泉[4](2015)在《运用STS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文中研究表明STS教育理念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注重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将STS教育理念引入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STS教学的要求,可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建立评价体系等方法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梁永锋[5](2014)在《基于STS教育理念下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文章从STS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目前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根据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梁永锋[6](2014)在《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高师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提出从STS教育理念出发,围绕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的要求和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当前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反思了当前我国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新课程体系包含三个模块,6个平台,17个课程群。

郭浩[7](2014)在《中学化学STS教育及教材编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学化学STS教育是将科学、技术、社会等相关内容与化学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的教育方式。它的诞生与发展可归功于建构主义、改造主义、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与实践。STS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国内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教育的指导。STS教育的目标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本文通过对中美中学化学教材中STS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教育评价中STS内容进行研究,对于学生STS教育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对于教师STS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访谈交流。具体研究如下所示:(1)教材分析:本文分析了大量的高中化学教材,包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化学(必修)》《化学(拓展性课程)》;美国化学会(ACS)出版的《社会中的化学》(Chemcom)中的Investigating Matters(问题探究)和MakingDecisions(做出决定)两个模块。通过对上述教材中STS内容的分析,比较不同教材中STS内容编排的异同。(2)教育评价内容分析:本文将2013年全国各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中与STS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于不同试题中STS内容进行统计,比较各地高考题中STS内容的差异。(3)问卷调查分析:为了调研烟台中学生STS内容的学习情况,笔者根据教材,分别为文科生和理科生编写了两份问卷。问卷由福山一中的两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共200位同学作答。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了100%,笔者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4)访谈研究:笔者2013-2014学年上学期在烟台四中做代课老师,期间与一起工作的化学教师进行了多次有关STS教育的交流。虽然没有结构式的访谈,但是如此灵活的访谈方式更易得出客观地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的高中化学课程STS内容的选取与编排不尽相同。鲁科版必修教材中的STS内容编排大多数是非核心知识,主要出现在“身边的化学”“化学与技术”等阅读栏目中。《化学与生活》可以称得上是STS教材,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实际,主要涵盖“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食品安全”“生活中化学品的使用”等内容。《化学与技术》STS内容主要体现在化学的应用方面,包括“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绿色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沪教版的教材中STS内容较鲁科版中进步的是有多种多样的编排方式和增加了探究实践的内容。《社会中的化学》中的STS内容注重化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全面性,从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编排教材。(2)高考中STS内容所占比例较低,命题还是更加侧重学科知识,这也是中学STS教育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3)学生对于STS内容的了解是比较贫乏的。通过问卷的反馈,学生对于来自教材的STS内容了解情况并不乐观,更谈不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教师工作压力较大,难以真正的进行STS教育实践。很多因为职业惯性也难以做出改变来驾驭STS课堂。

赵睿[8](2011)在《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以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为最终目标的专业来说,科学教育专业就像一个新婴儿,面临一系列的专业建设方面问题,如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模、课程设置等等。其中作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课程设置的研究尤其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纵观当前国内的科学教育专业,其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将众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另外,在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众多研究者在其文章中都提出了:科学教育专业应该打破各理科学科之间的界限,设置综合性强的课程,以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本文将从STS教育出发,围绕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当前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科学教育专业现状进行了实然分析,包括美国、加拿大,我国台湾省等一些高校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2)从当前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基于STS教育理论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3)本文重点讨论了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想框架,其中包括科学的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并提出了实施该框架的一些建议。

朱丽媛[9](2010)在《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中开展已近十年,而缺乏合格的师资便是STS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教师的知识水平、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STS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它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教育功能。根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培养物理师范生科学素养这两个方面考虑,本文将STS教育与物理师范生教育相结合,提出对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的建议。本文首先探讨了STS教育的产生发展、内涵特点、目标意义和STS课程的模式、内容、方法。在了解STS是什么后,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中STS教育的实施情况,分析了为什么要开展STS教育,STS教育不能顺利实施的原因所在,并阐明了实施STS教育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之后为了进一步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调查了目前物理师范生STS教育的情况和物理师范生课程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法剖析了物理师范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笔者尝试将STS教育与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相结合,在进行了理论基础的分析,可行性的分析后,根据国内外师范生课程改革的趋势和STS教育实践研究设计了一套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的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观念、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阐述。在物理师范生教育中渗透STS教育的理念,对提高物理师范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物理师范生落实STS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期通过本研究为高师院校开展STS教育提供了参考。

杨振曦[10](2009)在《高师化学学科教学中加强STS教育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的发展,引发教育的改革,社会对化学人才的需求使得在高等化学学科教学中加强化学与技术、社会相联系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就其必然性做了论述,也对加强化学与技术、社会教育的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二、高师化学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化学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山西万荣职教中心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政策背景
        三、中职电气专业培养目标
        四、中职电气专业学生特点
    第二节 职业教育常用的教育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STS教育理论
        三、终身教育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工具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科学
    第二节 科学素养
    第三节 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科学素养的测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工具
        三、计分规则说明
    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科学素养水平和特点
        二、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性别特点
        三、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专业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科学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工具
        三、计分规则说明
    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父母参与
        二、学习兴趣
        三、学习策略
        四、学习焦虑
        五、对学校的归属感
        六、师生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分析和总讨论
    第一节 电气行业现状分析和讨论
    第二节 中职电气专业现状分析和讨论
        一、教学条件
        二、培养方案
        三、师资力量
        四、学习态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快实施针对中职的科学素质行动
    (二)科学素养课程应纳入中职的培养计划
    (三)中职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五)中职应注重课堂外的科学素养教育
    (六)父母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价值
    第一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是具有研究可行性的真问题
        一.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规范性
        二.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可行性
        三.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问题性
        四.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第二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适应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一.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的源起与发展
        二. 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本学科的学科定位
        三. 学位论文选题应面向本学科的学科研究方向
        四. 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三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研究者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
        一.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感性认知
        二.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理性认知
    第四节 对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价值
        一. 学位论文质量是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水平的体现
        二. 学位论文质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体现
第二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状况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的选取
        二. 研究类目的设计
        三.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分析
        一.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年度及单位的分析
        二. 学位论文选题的类型:偏重于应用调研型研究
        三. 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地域:围绕研究者自身所处地区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类目分析
        一. 学位论文选题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二. 一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38三. 课程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课程的实践
        四. 教学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偏重于对“教”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高校层面比较
第三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优点
        一. 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的标准
        二. 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
        三. 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不足
        一. 创新性层面仍需优化
        二. 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偏向性
        三. 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及问题意识仍需深化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
        一. 高校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促进作用
        二. 导师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引导作用
        三. 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
第四章 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及建议
        一. 正确理解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
        二. 结合教育实践提高研究者的问题研究意识
        三. 学习有关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 对保障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及建议
        一. 把握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应用导向
        二. 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
        三. 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一体的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节 对学科教学专业学位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一. 明确并把握学科定位
        二. 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
        三. 认识并解决学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STS教育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化学的教育现状
2 STS教育理论运用于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引导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3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
    3.1 构筑STS理念分析化学课程体系
    3.2 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3.3 将教学与学生毕业论文紧密结合

(4)运用STS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 STS 教育理 念的意义
2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 STS 教育理 念的方法
    2. 1 明确培养目标
    2. 2 调整课程体系
    2. 3 改进教学方式
    2. 4 建立评价体系
3 结 语

(5)基于STS教育理念下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2 影响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2.1 社会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2.2 学生自身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2.3 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3 STS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启示
4 STS教育理念下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措施
    4.1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STS教育理念
    4.2 构建适合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3 改革教学方法, 突出课堂教学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4.4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
    4.5 培养创新型教师,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作用
    4.6 建立学术科技导师制, 将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到教学规范之中
    4.7 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 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建立平台
    4.8 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将其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6)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高师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1.1 课程设置的反思
    1.2 课程内容的反思
    1.3 教学过程的反思
2 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实施STS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 实施STS教育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2.2 实施STS教育是为了提高未来化学教师职业能力的需要
    2.3 实施STS教育是提高未来化学教师素养的需要
3 STS教育理念下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的构建
    3.1 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的理念
        (1) 突出师范性
        (2) 体现综合性
        (3) 注重时代性和创造性
        (4) 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
        (5) 加强实践性
    3.2 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的构建

(7)中学化学STS教育及教材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方的 STS 教育发展
        1.1.2 我国的 STS 教育发展
    1.2 对中学化学 STS 教育的认识
        1.2.1 化学 STS 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1.2.2 化学 STS 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
        1.2.3 化学 STS 教育有利于化学学科发展
        1.2.4 优秀的教材有利于化学 STS 教育的发展
    1.3 研究问题
        1.3.1 化学教材中的 STS 内容
        1.3.2 化学 STS 内容学习现状
        1.3.3 化学 STS 教育实践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分析
        1.5.2 教材研究分析
        1.5.3 问卷调查研究
        1.5.4 访谈调查研究
第二章 STS 教育理论与教材编写研究
    2.1 STS 教育理论基础
        2.1.1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2.1.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2.1.3 终身教育理论
    2.2 中学化学教材及教育评价中 STS 内容编写方式研究
        2.2.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 STS 内容
        2.2.2 鲁科版化学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中的 STS 内容
        2.2.3 沪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 STS 内容
        2.2.4 沪教版化学拓展性课程教材中 STS 内容
        2.2.5 ChemCom 中问题探究(Investigating Matters)中的 STS 内容
        2.2.6 Making Decisions (做出决定)中 STS 内容
        小结
    2.3 教育评价研究
        小结
第三章 STS 教育问卷与访谈研究
    3.1 问卷调查研究
    小结
    3.2 访谈交流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的界定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然概况
    (一) 国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二) 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二、基于STS 教育理念下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应然分析
    (一) 课程设置的必然性分析
    (二) 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三) STS 教育适应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新要求
三、基于STS 教育理念下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 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二)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9)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科学、技术、社会
        1.3.2 STS、STS 教育
        1.3.3 课程、课程设置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思路框架
第二章 STS 教育综述
    2.1 STS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1.1 STS 教育的产生背景
        2.1.2 STS 教育的发展历程
    2.2 STS 教育的内涵
    2.3 STS 教育的特点
    2.4 STS 教育的目标及意义
        2.4.1 STS 教育的目标
        2.4.2 STS 教育实践的意义
    2.5 STS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5.1 STS 教育的内容
        2.5.2 STS 教育的方法
    2.6 STS 课程类型及模式
        2.6.1 STS 教育的课程类型
        2.6.2 STS 课程模式
第三章 STS 教育与科学教育改革
    3.1 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3.1.1 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转变
        3.1.2 科学素养的内涵
    3.2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
        3.2.1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
        3.2.2 反思我国科学教育
    3.3 实施STS 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第四章 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中的STS 教育
    4.1 基础物理课程标准中的STS 教育
        4.1.1 STS 教育思想在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体现
        4.1.2 STS 教育思想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
        4.1.3 STS 教育思想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
    4.2 基础物理课程中STS 教育实施的问题
        4.2.1 中学生STS 教育现状
        4.2.2 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及STS 教育意识现状
    4.3 基础物理课程中STS 教育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
第五章 物理师范生STS 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对象
    5.2 调查工具
    5.3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物理师范生课程现状与问题
    6.1 物理师范生STS 相关课程设置情况调查
    6.2 高师院校课程观念陈旧
    6.3 物理师范生课程内容中的问题
    6.4 物理师范生教学方法中的问题
第七章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STS 教育的理论探讨
    7.1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STS 教育的意义
        7.1.1 提高物理师范生科学素养
        7.1.2 培养物理师范生落实中学STS 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7.2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STS 教育的理论基础
        7.2.1 人本主义教育观
        7.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7.2.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7.3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STS 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八章 STS 教育理念下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方案
    8.1 物理师范生STS 教育的原则
    8.2 国内外高师课程改革的启示
    8.3 STS 教育理念下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方案
        8.3.1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
        8.3.2 高师院校教育观念的更新
        8.3.3 优化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8.3.4 物理师范生教学内容改革
        8.3.5 物理师范生教学方法的改革
    8.4 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师化学学科教学中加强STS教育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化学与技术、社会相关的知识的教育现状
    1.从化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 多为传统课程
    2.书本知识相对陈旧, 教师讲授知识理论居多
二、加强化学与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高等化学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
    1.加强化学与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STS教育观的体现
    2.加强化学与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教育也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要求
    3.加强化学与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化学学科自身发展需要
    4.加强化学与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教育也是学生自身的要求
三、高等化学学科教学中加强化学与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
    2.开设专门课程
    3.开设专题讲座
    4.鼓励学生多做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

四、高师化学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山西万荣职教中心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学生为例[D]. 张一鸣. 天津大学, 2019(06)
  • [2]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金佳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3]STS教育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高俊,韩红霞,徐建强. 广州化工, 2018(12)
  • [4]运用STS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J]. 曹春泉. 广州化工, 2015(09)
  • [5]基于STS教育理念下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 梁永锋. 广东化工, 2014(15)
  • [6]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高师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梁永锋. 广州化工, 2014(15)
  • [7]中学化学STS教育及教材编写研究[D]. 郭浩. 鲁东大学, 2014(09)
  • [8]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 赵睿. 长春师范学院, 2011(11)
  • [9]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研究[D]. 朱丽媛. 青海师范大学, 2010(06)
  • [10]高师化学学科教学中加强STS教育的探讨[J]. 杨振曦.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6)

标签:;  ;  ;  ;  ;  

师范院校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