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视域下的“五四”表现主义

比较诗学视域下的“五四”表现主义

一、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五四”表现论(论文文献综述)

韩镇宇[1](2021)在《论叶维廉“超媒体美学”理论及其诗歌实践》文中研究说明

代婵[2](2021)在《《诗经》阐释的“讽喻”与“讽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谭艳丽[3](2021)在《朱光潜、宗白华和梁宗岱之诗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春青[4](2017)在《浅谈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的意义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一我们当下的文学理论研究确实面临着一种认同的困惑:我们现行的这套文论话语是自己的吗?是鹦鹉学舌般地说着人家的话吗?我有没有,或者能否有,抑或该不该有自己的独特性?"五四"前后的学者们似乎没有这种困惑,因为他们还惊艳于"新学语"的强大魅力;五六十年代的学者也没有这种困惑,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来自苏联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框架前所未有的有效性中。在全面引进西方理论与方法数十年之后

纪建勋[5](2014)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文学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创新与拓展、比较诗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八个方面对2013年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体述评,力求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凸显问题意识以及学人对于问题的反思与破解。

王婉秋[6](2014)在《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的译介、传播、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与西方文学批评的融汇、碰撞、交流中表现出的特征,以及在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论文第一章探讨华兹华斯、雪莱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吸纳,以及对一系列诗歌问题的争论。第二章在梳理佩特、王尔德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同时,梳理唯美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兼及现代中国纯艺术论的缘起、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以文学的外部研究为论述的核心,探讨西方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观念如何加剧了中国文学批评对“真实”的追求,并以批评家泰纳的个案分析为支撑,说明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向。第四章以批评家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的诗论在中国的接受为依托,阐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象征主义文论的接受和以此为基础的诗歌理论探索。本论文以个案分析为依托,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题的梳理与解读,不仅是对历史的发掘与回顾,也是理解现今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的基础,可以为当今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徐向昱[7](2012)在《新时期文论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文革”后,随着启蒙现代性的重新启动,主体性原则得以确立,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开始了其新的历史进程。体现在文艺理论领域,一方面是对急功近利的艺术工具论展开批判,促使审美摆脱狭隘政治的附庸而走向独立和自主;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理论探讨,将审美现代性所包含的认识论和存在论的内容及其向主客观方面分化对峙发展的格局初步揭示出来。19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文艺实践和理论急剧地“向内转”,审美现代性主客观方面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了。由于古代的客观模仿被误认为是现代的客观再现,对“文革”文艺理论与实践的厌恶就转化为对审美客观性的拒斥,这导致了认知再现论发展的衰退和情感表现论的畸形繁荣,潜藏着深刻的理论危机。认知再现论的衰落不但意味着社会生活与现实人生淡出了审美视野,同时,也造成了情感表现论根基的失落和源泉的枯竭,使其只能孤守狭小的内心和唯美的形式,在空灵虚无中走向苍白贫乏,重蹈古代审美封闭的覆辙。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和不同阶层利益的分化,审美孤立的局面难以为继。于是,新的选择就是投入喧嚣的市场,成为炫目漂亮的商业包装,或热衷于政治话语,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武器。但这不过是从审美封闭转为审美残缺,并没有超出古代美学的历史界限,而审美现代性所要求的独立性和扩张性都失落了。这表明,迄今为止,中国的审美现代性远未走出古代的阴影,其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以上是论文的整体思路与框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新时期文论关于审美问题的研究情况,阐明论文的写作意义,同时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理论进行分析和评论。第二章论述新时期主体的自觉与文艺理论对于审美独立性的追求,主要包括对文艺工具论的否定,人道主义理论的探讨和现代美学主体性原则的确立等内容。第三章论述新时期文论审美现代性的展开,主要从审美客观性和审美主观性两个方面,分析和研究新时期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建设,以及围绕着朦胧诗和现代派等问题所展开的理论探讨。第四章论述走向纯化的审美理论,揭示其繁盛与危机的内在原因,主要涉及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审美心理学的学科建制,具有“向内转”倾向的文学主体论和审美体验论,以语言论转向为基础的形式本体论。第五章论述市场语境下审美的泛化与消解,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转型与大众文化批判中的审美主义倾向,审美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纯文学’反思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纪燕[8](2011)在《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名跨语际、跨文化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刘若愚既是古今文学的传承者,也是中西文化沟通的实践者。他运用自身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努力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不同视角来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学与文论,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将隐含在中国批评家着作中的文学理论提取出来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将中国诗学纳入世界文论系统中,建构独具特色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本文以刘若愚艰苦卓绝的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和托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出发,梳理刘若愚的学术思想基础和脉络,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探讨其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并由后殖民语境向后现代和全球化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让中国诗学走出“失语症”,发出“自己”的声音,发现“自我”的价值,让全世界都能听得到,同时也为未来世界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四章、结语,共六部分内容。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疑难问题。刘若愚作为一名誉满全球的美籍华裔汉学家,他是跨文化沟通的典型代表,并形成独特的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其理论素养扎实深厚,着述视野宽阔、立论精当,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古典诗歌、诗论和文论,以及中西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他从自身的文化基础出发,既不赞成把西方现代的理论、概念、评判标准和方法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地运用在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研究中,同时也不固步自封,仅仅拘泥于中国传统的诗学,而是采取审慎的考辨和严谨的比较态度,汲取中西诗学的资源并加以综合,热情洋溢地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建构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顺应世界文论研究的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的方法论转向问题。他开创了融合中西诗学以阐释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学术道路,他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刘若愚的思想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的兴起以及深入发展指明了重要路向。其次,中国近现代文论界一直围绕着“要回到中国还是全盘西化”的问题走不出来,甚至患上了所谓的“失语症”。中国诗学走向世界势不可挡,只有把民族文学理论放置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宏大背景下,在跨语际和跨文化中进行审视,民族文学理论的世界性才有可能变得澄明起来,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学理论交流与对话打造一个共享的平台。探寻刘若愚的学术之路,综合评价其贡献和存在的不足正是中国诗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和更好前行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第一章是探寻刘若愚的学术道路并对其主要着作进行简要剖析。刘若愚1926年出生于北京,其家庭是书香门第,秉承着诗礼传家的优良传统,他的父母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文化教养,其兄弟姐妹也是勤奋好学,因而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此后走向学术研究的道路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刘若愚在国内就读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都是选取中国当时教育理念最先进、教育模式最正规、教育程度最扎实的学校,而且由于他自小就表现出来的语言天赋使得他的英语才华极为突出,所以他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就争取到去英国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他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在其指导教授的直接引领下走向跨文化和中西比较的研究道路,在毕业之后选择留在英国的高校教授中文,而后辗转到香港的新亚书院任教,随后又在美国的好几所高校待过,最终在美国西部加州的斯坦福大学找到了最佳的学术单位、事业平台和终生依托,并登上了事业发展的巅峰。追寻刘若愚所走过的路,只有在真正了解之后我们才会深刻体悟到他的学术信仰和追求。刘若愚共着有《中国诗学》(1962)、《中国之侠》(1967)、《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1969)、《北宋六大词家》(1974)、《中国文学理论》(1975)、《中国文学艺术精华》(1979)、《语际批评家》(1982)和《语言·悖论·诗学—一种中国观》(1988)八部英文专着,每一本着作的构思与写成都是在岁月的辗转与磨砺中,部部都是精华,都是泣血之作,而在此处对其八部着作做简要的剖析,既是对他的尊重,也是全面展现其学术思想的需要。第二章较为系统地梳理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在后殖民主义和文化认同中的冲突与抉择。刘若愚的父母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代表,而他自小就是在中西文化融合、汇通的家庭教育中汲取着养料而走向成熟。一方面,他的中国文化积淀和根基极为深厚,诗词歌赋、理论文学随手拈来;另一方面他后来一直在西方文化和学术圈中打拼,因而对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用得较为娴熟,所有这些都是为其日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他能够自觉运用西方现代的文学理论、概念、方法等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学理论,所以他与现代西学的关系是极为深刻和密切的,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新批评和现象学。刘若愚在其研究中对“作品”、“语境”、“语言”、“语言悖论”等问题的关注是在对新批评理论的吸收与改进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而他的关于“诗是不同境界和语言的探索”这一概念中对“境界”、“创境”的讨论,存在主义中的“存在”概念对于形而上学文学理论中的“道”的并比性等问题,以及在他的思想中与现象学的某些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等等,正是其理论建构与现象学理论相得益彰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下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刘若愚在后殖民主义和文化认同的冲突中坚守着、抉择着,他努力纠正西方学界对汉字、汉语、诗学有意或无意的误读,他凭借自身的奋斗占据欧美学术前沿,在自身不断的辛苦努力中寻找和建立文化身份,同时也争取着一份他人的认同。第三章重点阐述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问题。刘若愚建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他的《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这也是为他赢得身前生后极大声誉的代表作。他撰写此书主要有三个目的,即: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在于提出渊源悠久而大体上独立发展的中国批评思想传统的各种文学理论,使它们能够与来自其他传统的理论比较,从而有助于达到一个最后可能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an eventual 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第二个也是直接的目的,是为研究中国文学与批评的学者阐明中国的文学理论;第三个目的是为中西批评观的综合铺出比迄今存在的更为适切的道路,以便为中国文学的实际批评提供健全的基础。为此,他在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曾提出的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四要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即改创为“宇宙—作家—世界—读者”双向流动的过程,并进一步将中国诗学理论分为形上理论、决定理论、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审美理论、实用理论这六大板块,为每一种理论形式找寻中国文论的依据。这既是刘若愚为建构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体系的伟大尝试,因为他确实做到了“为中国文学的实际批评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也是日后他饱受其他学者批评的所在,将中国传统文论的丰富性、复杂性强塞在这个不甚完美的框架中,总是有些削足适履、强而为之。而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中对语言为中心的方法论转向也是其努力之处,他自觉的语言文字贯通达至文化贯通的意识、方法论转向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努力对其建构的诗学理论体系进行实践,既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也从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理论,都可看出他扩展和深化中国诗学的不断努力。第四章重点探讨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当代现实意义。刘若愚的综合性诗学研究之路对其他汉学家或是从事比较诗学思想研究的学者可谓影响深远,其中就包括比较文学学者叶维廉。叶氏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扬弃了刘若愚的理论,他根源性地质疑与结合西方新旧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及危机,肯定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寻求中西共同的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并通过中西文学模子的“互照互省”,试图寻求更合理的文学共同规律建立多方面的理论架构。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他对思维模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绝对化的色彩,还是没有走出比较文学的圈圈,因而在探寻文学作品表面之下更深层的理论方面还是稍显逊色。而比较文学必然要走向比较诗学才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中外很多学者一致看到的地方。中国诗学研究既要拿来也要送去,只有在中西互为借鉴、互相融合、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才会走得更远、更深入,因而文化认同、双向阐发的原则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秉承的,也只有这样中国文论研究的“失语症”问题才会消失。中西跨文化之间的诗学或文学理论的比较,不是要求所有的部分都要达到对话的完美结局,即寻找到最好契合点,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两者可能进行对话和结合的地方,进行有重点的努力,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作为今天的资源和基础,然后与新时代的诗学和文论进行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沟通,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有重点、有目标,而我们所看到的刘若愚就是这样去做的。作为一个有偏见的、执着的批评家,刘若愚也为让更多的西方学生和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精华,他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他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但是由于英年早逝,他毕生的努力却只是未尽的事业,今天的我们任重道远,我们要接过其手中的笔,让其思想和精髓可以走得更远!

石了英[9](2010)在《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文中研究说明台港地区近60年的庄子美学阐释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不仅是20世纪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现代美学整体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属于学术史研究,以1949年来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的庄子美学阐释成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脉络、发掘其问题,考察庄子思想如何被现代阐释并有效植入台港地区美学建设的经验。本论文章节设计注重整体考察和个案分析的结合,在整体回顾近60年台港地区庄子美学阐释成果,勾勒其发展迹线及主要论题的同时,以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叶维廉等学者为个案进行深入论述。方东美、唐君毅从哲学美学的视野阐释庄子,尤其重视庄子美学之生命精神的阐扬,他们是庄子美学从大陆到台港的过渡性人物;徐复观从“人性”主体建构庄子“艺术精神”,并系统整理了庄子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史”的影响,其阐释有着儒道汇通的倾向;叶维廉是道家美学的实践者,不仅把庄子阐释融入其现代诗论的思考中,还在比较诗学视域下揭示出道家美学对西方学界的影响,有力彰显了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独特的阐释思路及所开拓的理论命题都为中国现代美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

谭佳[10](2005)在《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状况几方面表明它正存有着难以突破的瓶颈现象。通过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能更好地反思中西比较诗学如何才能继续切入进当今的文化转型和文学生产中,起到真正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五四”表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五四”表现论(论文提纲范文)

(4)浅谈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的意义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5)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活动凸显愈益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二、中国文学的世界性:理论与实践
三、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四、文学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创新与拓展
五、比较诗学:世界性与民族性
六、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七、比较文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八、跨学科研究:以宗教与文学为线索

(6)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影响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浪漫主义诗论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二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
    二、 诗是情感的表达
    三、 诗歌与散文的区分
    四、 “情感”与文学批评标准
    五、 想象
    六、 自然、田园生活、儿童
第二节 华兹华斯
    一、 关于诗歌语言的讨论
    二、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 “自然流露”与诗歌创作过程的讨论
    四、 华兹华斯诗论与郭沫若的文学评论
    五、 被忽略的华兹华斯诗歌理论
第三节 雪莱
    一、 诗歌功用
    二、 诗歌的“写”与“做”
    三、 雪莱译介的尾声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一、 “自我”与作为自我表现的作品
    二、 文学创作:自我抒写还是社会要求?
    三、 文学作为严肃、独立、崇高的事业 第二章 唯美主义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
    一、 背景与渊源
    二、 唯美主义在中国
    三、 杂糅:“为艺术而艺术”的团体及个人
    四、 中国化的唯美主义批评
第二节 佩特
    一、 佩特理论的译介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三、 “一切艺术不断朝着音乐境界追求”
    四、 艺术的“刹那”
    五、 “艺术与人生”
    六、 享乐主义
第三节 王尔德
    一、 王尔德作品的译介
    二、 王尔德的错位解读
    三、 王尔德的“享乐主义”
    四、 生活艺术化——关于王尔德泛唯美主义的几种观点
    五、 梁实秋的王尔德评论
    六、 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王尔德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一、 艺术自主论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三、 “为艺术而艺术”之后 第三章 科学主义、历史主义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一节 总论
    一、 历史主义观念与文学研究中的“环境”、“时代”
    二、 科学主义的兴盛
    三、 科学方法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二节 泰纳
    一、 种族、环境、时代与天才的产生
    二、 泰纳理论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启示
    三、 对泰纳批评方法的反思
    四、 泰纳学说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倾向与“真实”诉求
    一、 文学传统的影响
    二、 科学主义的影响
    三、 当代环境、社会责任与俄国文艺理论 第四章 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波德莱尔
    一、 波德莱尔作品的介绍、评论及翻译
    二、 波德莱尔诗论在中国
    三、 波德莱尔与徐志摩、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
第三节 马拉美、瓦雷里和中国的“纯诗”历程
    一、 马拉美诗学在中国
    二、 瓦雷里诗学在中国
    三、 中国新诗的“纯诗”历程
第四节 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一、 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二、 混杂着功利的“非功利性”追求与中国象征主义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新时期文论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新时期审美问题研究概况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理论概述
    1.1 新时期审美问题研究概况述评
        1.1.1 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方法
        1.1.2 文献综述
    1.2 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
        1.2.1 如何理解现代性
        1.2.2 作为文化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
        1.2.3 新时期之前的中国文论与审美现代性
第2章 主体自觉与审美独立性的追求
    2.1 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再认识
        2.1.1 新时期之前的文艺工具论
        2.1.2 新时期之初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
    2.2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独立的思想基础
        2.2.1 中国现当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兴衰与审美现代性的发展
        2.2.2 新时期人道主义的理论探索与文艺理论的审美自主性追求
    2.3 美学热:现代美学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2.3.1 李泽厚客观论的主体性美学
        2.3.2 高尔泰主观论的主体性美学
        2.3.3 “美学热”中潜藏的问题
第3章 新时期文论审美现代性的展开
    3.1 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对审美客观性的初步阐释
        3.1.1 作为文艺思潮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3.1.2 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
        3.1.3 新时期文论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辨析
        3.1.4 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3.2 朦胧诗与现代派问题:对审美主观性的理论探索
        3.2.1 中西现代主义的历史差异
        3.2.2 对于朦胧诗的理论探讨
        3.2.3 对现代派文学的理论阐释与推进
第4章 审美的纯化:理论的兴盛与危机
    4.1 审美理论的学科化: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审美心理学
        4.1.1 中国当代文论主导理论范式的危机与新时期文论的起步性突破
        4.1.2 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意识形态论
        4.1.3 审美心理学
    4.2 文艺理论的向内转:文学主体论与审美体验论
        4.2.1 文学的主体性理论
        4.2.2 审美体验论
    4.3 语言论转向:形式本体论
        4.3.1 新时期形式主义文论的初兴
        4.3.2 语言形式本体论的构建
        4.3.3 激进的形式主义理论对现实和主体的解构
第5章 市场语境下审美的泛化与消解
    5.1 社会转型与大众文化批判中的审美主义倾向
        5.1.1 文学格局的变化与人文精神讨论
        5.1.2 大众文化批判中的审美主义倾向
    5.2 消费主义转向:审美文化研究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5.2.1 审美文化研究
        5.2.2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5.3 对审美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纯文学”反思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5.3.1 对于“纯文学”的反思
        5.3.2 文化研究的兴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五、论文存在的疑难问题
第一章 刘若愚学术道路探寻
    第一节 出生及其在国内接受的教育
        一、家庭背景
        二、中学及其大学教育生涯
    第二节 境外求学和奋进之路
        一、在英国的日子
        二、辗转香港的岁月
        三、立足美国的经历
    第三节 刘若愚主要学术着作简要介绍
第二章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的中西方文化背景
    第一节 刘若愚诗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积淀
    第二节 刘若愚与现代西学
        一、刘若愚与新批评
        二、刘若愚与现象学
    第三节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中后殖民主义和文化认同的冲突与抉择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
        二、后殖民主义观点简要剖析
        三、刘若愚在文化冲突中的抉择与尝试
第三章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第一节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一、《中国文学理论》一书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二、《中国文学理论》建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努力
        三、《中国文学理论》建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以语言为中心的方法论转向
        一、自觉的语言文字贯通达至文化贯通的意识
        二、纠正西方学界对中国诗学的误读
        三、方法论转向的探索和创新
    第三节 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实践
        一、翻译理论
        二、翻译实践及尝试
第四章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当代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刘若愚影响下的叶维廉"东西比较文学中的模子"
        一、叶维廉其人其事
        二、叶维廉"东西比较文学中的模子"
    第二节 叶维廉"东西比较文学中的模子"与刘若愚跨文化诗学体系的比较
        一、对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说的借鉴与超越
        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挖掘
        三、从道家文化寻求新思路、新发展
        四、小结
    第三节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当代现实意义
        一、拿来与送去
        二、跨文化诗学融合的原则
        三、现代视野下的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近60年来台港地区庄子美学阐释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50至60年代末的庄子美学阐释
第二节 70年代以来的庄子美学阐释
    一、庄子之生命美学精神
    二、庄子之艺术精神
    三、庄子之文学特质
    四、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庄子美学
第三节 总结与反思 第二章 方东美、唐君毅哲学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
第一节 方东美"生命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
    一、"诗人兼哲学家":方东美与庄子
    二、道家哲学的艺术情调与美感
    三、"天地之大美"的道家渊源
    四、"乘虚凌空"与"积健为雄"的庄子艺术精神
第二节 唐君毅论道家"纯粹之艺术精神"
    一、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
    二、道家"纯粹之艺术精神"阐释
    三、郭象注庄与"庄子艺术精神"的呈现
小结 第三章 徐复观的"庄子艺术精神"主体建构
第一节 徐复观"人性论"视野下的"庄子艺术精神"
    一、"庄子艺术精神"的"人性论"根柢
    二、修养工夫与精神境界
    三、"庄子艺术精神"阐释的中西比较意识
第二节 徐复观"中国山水画论史"视野中的"庄子艺术精神"
    一、庄子艺术精神与中国山水画论史
    二、庄子艺术精神与中国画的两次转型
    三、庄子艺术精神与中国山水画审美范畴的流变
    四、庄子艺术精神与南北宗问题
第三节 徐复观"庄子艺术精神"阐释之儒道汇通视野
    一、徐复观的"形而中"儒家立场
    二、"人性论"阐释之儒道汇通视野
    三、"庄子艺术精神"阐释的儒家化倾向
小结 第四章 叶维廉的道家美学实践
第一节 叶维廉道家美学追寻的"生长秩序"
第二节 叶维廉的"纯粹经验美学"与庄子阐释
    一、"纯粹经验美学"的庄子之"源"
    二、"纯粹经验美学"与中国现代诗论
    三、对"纯粹经验美学"的几点反思
第三节 叶维廉"比较诗学"视域下道家美学的再发现与海外影响
    一、比较诗学视域下道家美学的再发现
    二、道家美学如何影响了美国现代诗?
    三、后现代语境下道家"触及根源性的一种前瞻精神"
第四节 从诗情、画境看叶维廉中国诗学阐释的道家取向——兼与王文生先生比较
    一、从学界对叶维廉的几点批评说起
    二、叶维廉论诗之"情"与"抒情"
    三、叶维廉推重诗之"画境"
    四、"画境"与"情境":叶维廉与王文生诗学旨趣之比较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道家美学精神与现代诗艺的融合——叶维廉教授访谈录
附录二 台湾地区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观察——颜崑阳教授访谈录
附录三 海内外叶维廉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附录四 近60年来台港地区庄子美学研究文献目录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四、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五四”表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叶维廉“超媒体美学”理论及其诗歌实践[D]. 韩镇宇. 山东大学, 2021
  • [2]《诗经》阐释的“讽喻”与“讽寓”研究[D]. 代婵.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朱光潜、宗白华和梁宗岱之诗论比较研究[D]. 谭艳丽. 新疆大学, 2021
  • [4]浅谈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的意义与方法[J]. 李春青. 文艺争鸣, 2017(01)
  • [5]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J]. 纪建勋.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4(02)
  • [6]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 王婉秋. 吉林大学, 2014(09)
  • [7]新时期文论审美问题研究[D]. 徐向昱.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5)
  • [8]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 纪燕. 山东大学, 2011(11)
  • [9]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D]. 石了英. 暨南大学, 2010(09)
  • [10]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J]. 谭佳. 文学评论, 2005(06)

标签:;  ;  ;  ;  ;  

比较诗学视域下的“五四”表现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