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

一、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国土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秦雪芬[1](2021)在《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显着,具体表现为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坡面土壤侵蚀控制、减少入黄泥沙等。但是,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的任务仍然艰巨,怎样巩固已有的水保效果、防止或减缓新的水土流失,是值得探讨并且急需得到答案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黄河山西段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为基础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从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11个二级指标构建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动态分析: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整体呈增长趋势,治理效果显着。然而,在个别年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有减少现象,如2011-2012年,沿黄4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却减少了24.46万公顷;沿黄19县中除偏关县、吉县、平陆县外,其余16县均减少,共计减少12.81万公顷。(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2008-2018年,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变化与一级指标中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密切相关。2011-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减少现象可能受社会经济、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包括资金投入、种草措施有待加强。(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投入、种草措施、监管工作等方面。建议: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郭光[2](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长期高强度煤矿开采造成土地挖损、占压、植被破坏、荒漠化加剧等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当地已治理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缺乏科学、规范工程规划设计等问题。以新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生态学、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理论,采用无人机遥感、Arc GIS,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在对矿区土地损毁、水资源匮缺、植被破坏、沙尘污染等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依据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分区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从保障矿区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区和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修复保护区为各采矿区之间人为扰动较少的原生地貌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150~1250m,坡度<15°的缓斜坡。占地面积201.08hm2。主要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采矿机械的扰动,保护原地貌土壤和植被。生态修复治理区为采矿活动对环境干扰程度较严重的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050~1150m,坡度基本在35°~55°峭坡和<5°平原、微斜坡。包括采矿区、内排土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占地面积318.15 hm2。通过采矿区表土剥离工程、道路优化、工业场地绿化等措施布局设计,减少沙尘污染,提高植被覆盖,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为矿区西侧外排土场区域,成片集中、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平均海拔高度1250~1330m,坡度在15°~40°的陡坡,占地面积85.03hm2。排土场坡面防护工程主要包括坡底挡墙、坡面截排水措施;拱形骨架、生态袋、生态棒、植被毯、植物网格等边坡植被恢复措施。对其设计依据、标准、原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绘制CAD图件,包括现状、分区,措施布局及典型设计图等。解决排土场弃土裸露、边坡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指导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表土利用率达到98.3%,预计新增植被覆盖面积49.78hm2,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道路优化治理7832m;减少坡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矿区空气质量环境,提升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当地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提供治理经验。

李金玲[3](2020)在《生态优势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各方面建设有机结合。本文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之间的关系细化为: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奠定自然基础,良好的生态资源本身即经济财富;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的体现提供载体、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基础又能助推社会建设层次、水平的提升。生态优势县的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其如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共赢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永泰县、长泰县和泰宁县为例,利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归纳其工作重点,结合对各个县政策、措施的深入研究,了解建设成效和不足,分析经验并得出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有机结合,对三个县的深入分析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其次,生态优势县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保护生态优势和实现生态优势的转化;再次,三个县的独特路径可以归纳如下: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经济化转化的有益探索;生态保护和监督体制的创新使生态有了更坚实的保障;政府担好培育生态文化的责任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实施宜居工程,打造全域山水田园则是通过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来增加人民福祉;守好生态优势应持续保育生态环境,严格把控绿色生态空间。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杨磊[5](2020)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背景下,温带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及其变化机制,本文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区域性优势,融合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气象、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料,以草地类型丰富的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区,选择覆盖度、产草量及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趋势、规律和空间差异性,评估了草地退化的ESV损失量,明晰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提出了草地退化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为遏制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程度不断加重。空间上,全区50%以上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减小;覆盖度较高的草地(覆盖度>0.6)面积减少明显,并不断向覆盖度较低的草地(覆盖度<0.4)转移,草地产草量降低,阿尔泰山山区及山前植被覆盖较高的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退化明显。(2)利用时间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TI-NDVI)作为ESV的当量修正系数,通过增强ESV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表达,首次计算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计算得到:2000~2017年的18年内阿勒泰地区草地ESV损失5.10%。(3)自然方面,研究了草地的发展与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关系,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区内,92%以上区域气候变暖变湿,干旱的平原区内大面积草地在供水条件改善条件下发生改善,然而相对寒冷的山区,大面积草地在自然条件改善情况下发生了退化。(4)人为方面,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比例高达52%,春秋牧场超载更是达到了69%。48.47%草地植被变化由人为因素所主导,46.82%由气候因素所主导,4.71%由两者共同主导。同时退化草地中的94.00%由人为因素主导,改善草地中的93.13%由气候因素主导。从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区分了草地变化与气候、人为的关系,指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今后草地的保护、草场条件改善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5)根据其生态退化现状与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A.打草适宜时间应该在7月26日至8月9日期间,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利于草地尽快恢复。B.开展草地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围栏封育、人工补种和毒害草、鼠虫防治等工程措施。C.采取发展畜牧产业园、种植饲料灌木林,合理控制放牧强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推动当地农牧业向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工程和措施为依托,推进生态补偿和政策奖惩机制以保障生态修复措施的顺利推行,逐步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地恢复及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郭小靓[6](2019)在《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制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专门篇章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以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效,也促使学术界掀起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热潮;但学术界以新时代为视角研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成果尚不多见,对制度建设现存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深度、广度上还有很多不足。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地梳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观点和路径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现实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论文从新使命、新矛盾、新课题、新思想、新方略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从历史性、实践性、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的特征;从战略地位、认识论、方法论等多重视角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概念,指出其特征是实现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统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人民为中心统一、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统一;从新时代内涵、历史意义、战略地位、社会矛盾、世界意义出发,论述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章梳理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论文系统梳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生态观,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智慧思想;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自然生态观、伦理生态观,西方学者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渊源。第三章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党章和宪法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和法律地位,着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探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已有资源和环境保护系列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持续加强,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组织制度的执行逐渐得以强化,一些重要的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了地方考核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不断得以加强。经过这些伟大实践,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宏观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性成果逐步涌现,制度执行督察的高压态势逐渐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阶段成效初步显现,中国方案国际影响和地位逐渐扩大。第四章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度体系内容不尽科学细致、制度安排亟待细化和充实、多维制度冲突依然没有消除、制度执行力度和稳定性不足、执行中主体间协调难度大、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明显不足、制度建设的外交压力依然较大。运用“体制-机制-制度”的分析框架,剖析现存问题的原因为:涉及权责利关系的治理体制尚未理顺、结构倒错的科层体制不利于形成制度激励、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不易在短期内打破、影响制度博弈的深层利益矛盾尚未化解、制度迁移过程中不易绕过契合性的困局、影响制度建设的能量传递机制尚未形成。第五章指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论文提出:通过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确立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的理念、展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效,凝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通过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强化运行和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督查和巡视制度、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配套的科技引领制度安排,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内容;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生态安全诉求、以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反对生态殖民主义为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力量,营造新时代制度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总之,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建设一个多维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宏观层面“四梁八柱”为中流砥柱,中观层面配套制度作为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和枢纽,确保微观层面具体制度的跟进和准确落实。要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化解深层的利益矛盾,完善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制度建设的理论也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

王军[7](2018)在《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人类诞生以来,耕地资源就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条件,并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成为了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营养需求。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科技进步仍难以保证人类离开耕地产品而独立存在,因而,耕地保护仍将是当代经济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高,一方面,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路径依赖”的惯性,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掠夺农业和乡村改以掠夺土地的高地耗的城镇化新的方式而不再是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因农业经营的比较收益较低以及社会总体环境意识的薄弱,导致了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降,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新五化”(1)同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2)。另一方面,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96.78亿亩农业用地中耕地仅有20.24亿亩,且耕地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优等质量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7.3%(3)。这表明我国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刻不容缓。因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更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业。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是一个值得阐拓探索的“新时代立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耕地质量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吃饱已经不是问题了,重要的是如何吃好,即吃到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这必然要求我国进一步提升耕地的质量,为健康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生产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即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农业、农民发展还相对不充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发展还不充分;更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不同程度的不充分等诸多方面。其中,具体到耕地问题上也存在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的不平衡、中高质量的耕地供给不充分、生态环境治理不充分及其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发展的不匹配。进而言之,从经济增长和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面来了,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然会首当其冲,而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耕地,这需要我们来提升耕地质量。此外,我国的劳动和生产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要求耕地与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进行匹配,即实现进一步的均衡。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适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耕地保护倡导的趋强与耕地质量的愈益下降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内在形成机理以及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低效运行的成因,对我国未来耕地(1)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些微努力和贡献。论文共分为8章,其中第2、3、4、5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明确文章的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简要评价,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第一节概括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等基础理论,并介绍理论与本文研究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节构建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即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存在——意识——行为”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思维逻辑和研究框架,基于“环境(环境分析)——行为(行为选择)——方式(实现方式)”的理论逻辑链条,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的第3、4、5章即为此理论分析框架的延展分析与具体应用。第三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环境分析。在实践中,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需要不同的内外部环境来为其创造条件,这亦是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现实动因。在此部分,从自然与技术环境(生产力维度)、制度与经济社会环境(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维度)两个层面来进行展开。其中,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技术环境主要是指我国的总体技术水平和耕地质量相关的技术水平;经济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制度环境涵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关的我国土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耕地征收补偿制度等正式制度和政府发展理念深化、社会生态环境需求的日益高涨等非正式制度的变化与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及其内在不同组成部分会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下一章中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第四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分析。第一,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认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涉及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和社会第三方主体等多类型主体。第二,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和行为选择入手,阐明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并厘清了地方政府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双重行为。第三,耕地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空心化”,主要是因为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控制力进一步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共容机制日益缺失,难以形成集体行动。第四,农业经营与生产行为主体具有有限理性,以收入增加为目标,以成本收入分析为决策逻辑,从根本上缺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内在动力。第五,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觉醒,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虽然其不一定和耕地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其往往通过食品安全问题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密切联系起来。鉴于此,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状况、水平乃至程度无不受到上述多类型主体共容利益的影响,它们各自利益的实现无不和共容利益(1)间的拟合程度相关。为此,基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适时调整、改革,以制度体制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借力于多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通过制度保障引导、促成各利益主体共容利益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在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时,应以共容利益为基础,分层次、多角度挖掘各利益主体的私利与共容利益的集合,重建社会共容利益体。第五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方式(2)分析,即各种行为主体分别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具体来看: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系统,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地方政府以绿色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构建完善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法律法规体系;重新梳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将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和监管力度。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基础,需要通过探索市场经济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或财政支农资金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等方式形成和壮大农村集体资产,以此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而更好的发挥其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中坚作用。第三,重构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从农业内部来看,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3)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协同发展;从农业外部来看,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相对较低,需要政府加强相关的补贴力度。此外,针对可能的耕地破坏行为实施必要的约束。第四,进一步培育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尤其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最后,基于上述分析,试图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中心的协同治理,其中,政府维度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市场维度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维度主要包括NGO组织和社会公众等。第六章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历史演进的视角。从历史发展视角研究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发展过程。总体来看,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历了“爱护与改善——维持与利用——弃损(1)与恶化——遏制与维护——保护与提升”的不完整的倒“S”型动态调整过程,之所以不完整是因为上升阶段尚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8年耕地质量的爱护与改善阶段,其中,1949-1952年为耕地质量的恢复和爱护期,一方面,修复长期战争和地主雇佣生产方式带来的耕地破坏,另一方面,广大贫苦群众通过土改获得了耕地,其在生产中更加爱惜其质量;1953-1978年为耕地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的改善期,人民公社建立,逐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做的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一些基础性工作。第二阶段为1978-1984年耕地质量的维持与利用阶段,这一时期耕地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遭到破坏,但是耕地质量的私人物品属性得到了提升,总体来看,耕地质量处于一个总体的维持与利用阶段。第三阶段为1985-2005年耕地质量的弃损与恶化阶段,这一时期耕地质量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属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恶化。第四阶段为2006-2010年耕地质量的遏制与维护阶段,随着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弱化,加剧了耕地质量公共物品属性的破坏程度,但是耕地的价值开始显现,农民更为重视拥有“准所有权”的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第五阶段为2011年至今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阶段,这一时期多方主体开始合力来促使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随后,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截面数据,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进行必要的绩效评价。第七章为发达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经验借鉴。分别选取大农业代表的美国、小农业代表的日本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极具特色的以色列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主要举措,并提炼了各国的主要特点,希冀给我国的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提供启示。第八章为政策建议部分,这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并对本文可行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论文可能有以下3点创新之处:(1)对耕地质量的属性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界定。耕地质量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属性。私人物品质量是指耕地质量里面需要耕地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保持和维护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力质量维度和空间质量维度里面的私人物品维度;而公共物品质量是指耕地质量里面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相关因素,难以单靠耕地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保证,主要包括空间质量维度里面的公共物品维度、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并根据这一定义,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问题的发展历程、保护方式等进行了新的思考与阐述。进而发现,可持续发展使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既是敬畏和遵崇自然规律基础上有效利用自然环境的循环力量使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持续的能力和张力;更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链条”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的认知,更多地联系到重视构建人类的世代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多层次价值的全面认知,从而在理论上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人口、资源和环境更紧密地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全面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提供政策依据。(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环境——行为——方式”的分析范式,从方法论角度论证了选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原因。并构建了一个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社会科学视角围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详细而系统地研究。从环境分析、行为分析和方式分析等三个有机构成的研究系统出发,研究了一般性实现机理和具体实现过程,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阐证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演变与实现。(3)为弥补现有耕地保护质量维度相关政策绩效评价的阙如,借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政策绩效进行了系统地评价与研究,由此分析刻画了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绩效的历史演变、区域差异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改良和优化提供一定程度的实证支撑。

国务院[8](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张子玉[9](2016)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支撑能力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容量,这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等严重问题。如果我们要想解决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现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比以往更加爱护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自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并将生态文明置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凸现出来。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系统的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既要“绿色”,又要“发展”,没有发展,也就不能实现绿色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还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勤俭节约和健康文明的方向转变,形成一种弘扬生态文明主流的价值观念,营造一种人人、事事、时时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依旧是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千里霾笼,万里尘飘”成为民生之患,治理生态环境既是执政考验,又是发展课题。所以,只能下定决心、深化改革,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生态攻坚战。本文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为题,共分为7个部分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生态文明建设概述。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以下意义: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责任大国需要履行的责任和文明形态升级的必然途径。第3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其次,总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再次,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最后,介绍了福斯特、奥康纳、阿格尔和莱易斯四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为本文研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4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顺利、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根本完善、执法监管责任尚未根本落实、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生态经济发展简单粗放、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不健全。第5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本章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工程进行整理与归纳,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新农村生态建设实践模式、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实践模式、“三北”防护林工程实践模式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践模式,并系统的论述了各个典型模式的由来、特点及实践价值。第6章,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借鉴。本章在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基础上,总结出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经验借鉴。其中包括:积极推进环境教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法先行的治理环境和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7章,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基于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以上分析,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点对策思考,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良好社会风尚和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廖纯艳[10](2015)在《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美丽长江》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关系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介绍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及一批国家重点防治工程以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历史性转变。今后,应采取科学防治、依法监管、综合治理和改革创新等对策措施,全面构建以长江经济带为核心区域、辐射整个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保护和支撑长江经济带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国土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国土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水土流失的内涵
        2.1.2 水土流失的类型
        2.1.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
第三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分析
    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本原理
        3.1.2 数据来源
        3.1.3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趋势检验
    3.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1 沿黄4 市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2 沿黄19 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驱动因素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指标含义及获取
        4.1.4 数据来源
    4.2 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
        4.2.1 熵权法基本理论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4.3 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驱动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整体关联度分析
        4.3.2 加权关联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成效显着
        5.1.1 水土流失治理的阶段性问题
        5.1.2 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分析
    5.2 结论
第六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6.1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6.1.1 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6.1.2 种草措施有待完善
        6.1.3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6.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防治措施
        6.2.1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6.2.2 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
        6.2.3 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6.2.4 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均值化略表
    附录二 、绝对差略表
    附录三 、关联系数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2)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与进展
        1.3.1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念、理论
        1.3.2 矿区生态修复立法进展
        1.3.3 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进展
        1.3.4 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与进展
        1.3.5 矿区生态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矿区内各矿山生产开采情况
        2.2.1 新星煤矿
        2.2.2 恒实煤矿
        2.2.3 高岭土矿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4 新星矿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
    4.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4.2 地形地貌现状及影响分析
        4.2.1 新星矿区海拔分析
        4.2.2 矿区坡度、坡向分析
        4.2.3 采矿区(包含内排土场)
        4.2.4 外排土场
        4.2.5 工业场地
        4.2.6 矿区道路
    4.3 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
        4.3.1 现状水资源分布情况
        4.3.2 现状水资源利用情况
    4.4 矿区植被现状影响及分析
    4.5 矿区水土流失分析
        4.5.1 水土流失调查情况
        4.5.2 防治现状及治理经验
    4.6 矿区开采对空气污染现状影响
    4.7 小结
5 矿区分区建设与布局研究
    5.1 规划建设功能区划分
        5.1.1 分区原则和标准
        5.1.2 分区依据
        5.1.3 规划建设功能分区结果
    5.2 规划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5.2.1 规划建设目标
        5.2.2 总体布局
6 规划建设各功能区措施研究与设计
    6.1 生态修复治理区
        6.1.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1.2 措施设计
    6.2 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
        6.2.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2.2 措施设计
    6.3 生态修复保护区
        6.3.1 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3.2 措施设计
7 新星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效益分析
8 实施保证措施
    8.1 政策保障措施
    8.2 组织保障措施
    8.3 资金保障措施
    8.4 技术保障措施
9 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3)生态优势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1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1.1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
        2.1.2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2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2.2.1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2.2.2 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环境
    2.3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2.3.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3.2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2.4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2.4.1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4.2 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共建
    2.5 小结: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方面建设的关系
3 福建省三个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特征
    3.1 生态优势县
        3.1.1 生态优势县的分类来源与特征
        3.1.2 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3.1.3 永泰县、长泰县与泰宁县的生态优势
    3.2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3.2.1 研究方法与资料采集
        3.2.2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领域的比较
        3.2.3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总体分析
        3.2.4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独特性分析
4 三个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
    4.1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4.1.1 初步形成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4.1.2 实现生态管理与生态监督的制度化
        4.1.3 修建和保护环境景观,凸显地方人文特色
        4.1.4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号召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2 现阶段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4.2.1 现阶段三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4.2.2 三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
5 福建省三个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1 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特色生态产业
    5.2 创新生态保护和监督的体制机制
    5.3 担好培育生态文化的责任
    5.4 实施宜居工程,打造全域山水田园
    5.5 持续保育生态环境,严格把控绿色生态空间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福建省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特征分析所用数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1.2.2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1.2.3 问题与不足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候条件
    2.3 土壤类型
    2.4 生物资源
        2.4.1 草地资源
        2.4.2 森林资源
        2.4.3 动物资源
    2.5 水文水资源
    2.6 经济社会概况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特征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草地类型组成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3.2.1 草地类型
        3.2.2 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组成
        3.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3.3 当地居民对草原生态退化的感知
        3.3.1 问卷基本情况
        3.3.2 居民对草地生态退化的认知
        3.3.3 居民认为草地生态退化的原因
    3.4 草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
    3.5 草地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变化特点
    3.6 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3.6.1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3.6.2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3.6.3 草地覆盖度趋势性预测
    3.7 草地产草量的变化特点
        3.7.1 草地产草量反演
        3.7.2 草地产草量变化总体特征
        3.7.3 草地产草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3.7.4 草地产草量趋势性预测
    3.8 小结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不同时段TI-NDVI的空间特征
        4.2.1 TI-NDVI(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4.2.2 TI-NDVI(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4.2.3 TI-NDVI(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4.3 TI-NDVI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4.3.1 TI-NDVI(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4.3.2 TI-NDVI(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4.3.3 TI-NDVI(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4.4 不同时段ESV的空间特征
        4.4.1 ESV(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4.4.2 ESV(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4.4.3 ESV(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4.5 ESV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4.5.1 ESV(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4.5.2 ESV(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4.5.3 ESV(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1.2 研究方法
    5.2 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5.2.1 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5.2.2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
        5.2.3 土壤干旱指数时空变化
        5.2.4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TVDI相关性
    5.3 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5.3.1 草地超载放牧
        5.3.2 其它人为因素
    5.4 草地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
        5.4.1 物候变化
        5.4.2 草地与水分的关系
        5.4.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退化影响的厘定
    5.5 小结
第六章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与保障机制
    6.1 野外采样与研究方法
        6.1.1 野外采样
        6.1.2 研究方法
    6.2 草地围栏对草地影响
        6.2.1 围栏对生物量的影响
        6.2.2 围栏对草地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
        6.2.3 围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6.2.4 围栏对草地产生影响的原因探讨
    6.3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
        6.3.1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6.3.2 草地生态修复非工程措施
    6.4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修复保障机制
        6.4.1 生态补偿
        6.4.2 政策奖惩机制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不同草地类型物种组成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的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分析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特征
        (三)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要选择
        (三)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
        (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路径
第二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的思想
        (二)从社会角度解读生态环境问题的理念
        (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自然异化的思想
        (四)“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兴修水利、绿化祖国”生态环境建设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谁污染、谁治理”生态责任制度建设思想
        (三)江泽民关于“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发展思想
        (四)胡锦涛关于“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生态和谐思想
        (五)习近平“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智慧
        (一)“天人合一”、“共生共存”的系统生态观
        (二)“天行有常”、“复归其根”的自然生态观
        (三)“众生平等”、“六道轮回”的伦理生态观
        (四)“虞横之制”、“王者之法”的制度生态观
    四、西方学者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理论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
        (二)生态伦理学理论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以党章和宪法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二)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探索
        (三)陆续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和系列行动计划
        (四)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制度执行力度不断加强
        (五)逐步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确立
        (二)“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四)制度创新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效逐步涌现
        (五)制度执行督查的高压态势日益强盛
        (六)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制度体系内容不尽科学细致
        (二)多维制度冲突依然没有消除
        (三)制度执行力度和稳定性不足
        (四)制度执行中主体间协调难度大
        (五)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明显不足
        (六)制度建设的外交压力依然较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
        (一)涉及权责利关系的治理体制尚未理顺
        (二)结构倒错的科层体制不利于形成制度激励
        (三)影响制度博弈的深层利益矛盾尚未化解
        (四)影响制度建设的能量传递机制尚未形成
        (五)传统制度路径依赖不易在短期内打破
        (六)制度迁移过程不易绕过契合性的困局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一、凝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民众共识
        (一)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
        (二)确立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的理念
        (三)展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成效
    二、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策和组织体制
        (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策体制
        (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组织体制
    三、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一)执法监督机制
        (二)考核激励机制
        (三)责任追究机制
        (四)协调联动机制
        (五)公众参与机制
    四、继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
        (一)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
        (二)强化环境督查和巡视制度
        (三)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完善配套的科技引领制度安排
    五、营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全球生态安全诉求
        (二)以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
        (三)反对生态殖民主义为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耕地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保护传统及政策要求
        1.1.2 中国耕地质量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境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辨析
        1.3.1 耕地
        1.3.2 耕地质量
        1.3.3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1.4 耕地保护与提升理论谱系:相关文献综述
        1.4.1 从自然科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4.2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4.3 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2.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基本理路与分析框架
        2.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环境——行为——方式”分析方法
        2.2.2 基于“环境—行为—方式”分析方法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3.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环境分析
    3.1 自然与技术环境分析
        3.1.1 自然环境分析
        3.1.2 技术环境分析
    3.2 社会经济与制度环境分析
        3.2.1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3.2.2 制度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分析
    4.1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4.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1.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构成
    4.2 政府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
        4.2.1 中央政府的行为分析
        4.2.2 地方政府的双重行为分析
        4.2.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与行为选择
    4.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
        4.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现实困境
        4.3.2 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保护共容利益缺失
        4.3.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弱化带来耕地保护行动不足
    4.4 农业生产与经营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
        4.4.1 自有耕地类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析
        4.4.2 承租耕地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析
    4.5 社会公众的行为分析:食品安全的逻辑链条
    4.6 本章小结
5.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方式分析
    5.1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多中心协同治理
    5.2 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系统
        5.2.1 转变政府发展理念,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5.2.2 重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5.2.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5.2.4 强化宏观监管调控政策导向及执行力
    5.3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5.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重要作用
        5.3.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路径分析
    5.4 重构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
        5.4.1 内部激励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5.4.2 外部激励方式:加强政府补贴
        5.4.3 利益约束机制:提高损害成本
    5.5 引入第三方机制,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社会力量
        5.5.1 构建农民耕地保护协会等第三方组织
        5.5.2 激发社会公众意识,构建社会监督机制
    5.6 本章小结
6.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历史演进的视角
    6.1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不同演变阶段
        6.1.1 1949-1978年:耕地质量的爱护与改善阶段
        6.1.2 1978-1984年:耕地质量的维持与利用阶段
        6.1.3 1985-2005年:耕地质量的弃损与恶化阶段
        6.1.4 2006-2010年:耕地质量的遏制与维护阶段
        6.1.5 2011年至今: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阶段
    6.2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绩效评价
        6.2.1 模型简介与指标选取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发达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1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1.1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1.2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2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2.1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2.2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3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3.1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3.2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4 美国、日本、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我国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建议
        8.2.1 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外部环境
        8.2.2 规范主体行为,引导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选择
        8.2.3 多中心治理,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机制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9)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1.1 生态的内涵
        2.1.2 文明的内涵
        2.1.3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4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2.2.1 自律性与他律性
        2.2.2 循环性与持续性
        2.2.3 公平性与文化性
    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3.1 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2.3.2 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
        2.3.3 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2.3.4 责任大国需要履行的责任
        2.3.5 文明形态升级的必然途径
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3.1.1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3.1.2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3.1.3 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3.2.1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
        3.2.2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3.2.3 江泽民的生态文明思想
        3.2.4 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
        3.2.5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3.3.1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3.3.2 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3.3.3 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
    3.4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思想
        3.4.1 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3.4.2 奥康纳的“双重危机”思想
        3.4.3 阿格尔的“异化消费”思想
        3.4.4 莱易斯的“控制自然”思想
第4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4.1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4.1.1 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顺利
        4.1.2 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4.1.3 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4.2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4.2.2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根本完善
        4.2.3 执法监管责任尚未根本落实
        4.2.4 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4.3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
        4.3.2 生态经济发展简单粗放
        4.3.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4.3.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完善
        4.3.5 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不健全
第5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
    5.1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
        5.1.1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由来
        5.1.2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特点
        5.1.3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5.2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
        5.2.1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由来
        5.2.2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
        5.2.3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5.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
        5.3.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由来
        5.3.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
        5.3.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由来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特点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第6章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借鉴
    6.1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1.1 美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1.2 日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1.3 德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2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借鉴
        6.2.1 积极推进环境教育
        6.2.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2.3 立法先行的治理环境
        6.2.4 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7.1 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
        7.1.1 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7.1.2 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
        7.1.3 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7.2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7.2.1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7.2.2 加快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
        7.2.3 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7.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3.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7.3.2 由量的增长向质的上升转变
        7.3.3 由资源依赖向技术创新转变
    7.4 建设良好社会风尚
        7.4.1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7.4.2 平衡生态与心态的关系
        7.4.3 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7.5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7.5.1 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7.5.2 创新区域保护国际合作
        7.5.3 反对生态霸权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美丽长江(论文提纲范文)

1水土流失现状与特点
2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3构建长江经济带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四、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国土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D]. 秦雪芬.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D]. 郭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生态优势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研究[D]. 李金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D]. 杨磊. 新疆大学, 2020(06)
  • [6]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D]. 郭小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7]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D]. 王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5)
  • [9]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张子玉. 吉林大学, 2016(08)
  • [10]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美丽长江[J]. 廖纯艳. 人民长江, 2015(19)

标签:;  ;  ;  ;  ;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漳州市水土保持执法10年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