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一、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选选[1](2020)在《郑州机场国际进港冷链产品流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冷链货物的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对生鲜冷链货物的巨大需求是冷链物流发展的直接动力。郑州正成为全国内陆最大的进口货物集散地和分拨中心,郑州机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水果口岸,生鲜进口货物种类增长迅速,进口冷链货物种类多,包括冻猪肉、冻牛肉、活黄鳝、大西洋鲑鱼等生鲜食品,水果有车厘子、樱桃、蓝莓等。随着航空冷链货量的增多,郑州机场的进港流程中卸货拆板、检验检疫等环节的货物处理能力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冷链货物的时效性要求冷链物流中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实现冷链货物快速通关,需要合理有效的进港流程。本文基于郑州机场实地调研研究其国际冷链货物的进港流程,将其国际进口冷链货物分为水果、海鲜产品、冰鲜肉和鲜切花四大类,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水和海鲜产品的进港流程进行优化研究,绘制出进港冷链货物的详细流程,分析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建模分别找出其关键路径,通过程序图法对水果和海鲜进港流程中的关键流程绘制出程序图,基于时间最短进行流程优化,分析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应优化措施并给出优化后的流程。对鲜切花和冰鲜肉的进港流程也给出了优化措施,对于郑州机场冷链货物进港操作业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郭上时[2](2016)在《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首先介绍了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课题的来源和内容,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次,说明了《SPS协定》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总结了其他国家和区域组织SPS视野下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如透明度极高的检疫立法传统,等效应用,风险分析的基础性作用和适当动物卫生检疫保护水平(ALOP)的确定,预防机制的有效运用,充分接轨国际的的检疫安全标准体系,动物疫病控制的区域化策略等。再者,通过介绍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历史,分析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现状,指出在SPS视野下,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构建原则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顶层设计缺陷,预防机制的适用范围偏窄,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协调不够,检疫监管体系等效应用不足,风险分析活动的基础作用不突出,立法活动透明度不足等。基于上述问题,相关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有待完善和创建。最后,建议将《SPS协定》相关要求渗透到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之中,提出了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总体原则、基本思路和具体构想。即保障国门生物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着重关注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顶层设计,扩大预防机制的适用范围,加大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协调,探索检疫监管体系等效性问题,确保风险分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立法活动透明度。努力推动检疫准入体系制度,风险分析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境外动物检疫措施评议制度,标准化制度、区域化管理制度、注册企业管理制度、检疫处理制度和处罚制度等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为基础,开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和双边协议的废改立工作,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

赵沛[3](2015)在《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中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澳门没有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自澳门回归以来,澳门的绝大部分食品农产品都需要由内地供应。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和农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国内外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使得世界各国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珠海是内地供应澳门食品农产品的唯一陆路通道,珠海检验检疫局承担着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供澳食品农产品安全关系到澳门市民的身体健康和澳门经济社会的稳定。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是对供澳食品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监管。本文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将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要素整理归纳,形成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故障树,并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对供澳食品农产业检验检疫工作各环节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分析,得出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确定出影响供澳食品农产业检验检疫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生产加工环节,风险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控制生产环节风险和加工环节风险的管理工作上。结合珠海地区实际,建立珠海地区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以“源头能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的风险管理战略方向,从严格实行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保障供澳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所作出的严格监管手段和创新工作作法。

赵雪梅,孙建成,张娟,刘景振,王鹏[4](2014)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检验检疫工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检验检疫工作质量进行风险分析,指出业务工作制度和检验检疫执法能力是保障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风险开展了综合评价。

檀云坤[5](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郭可汾[6](2010)在《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年修改、审议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终于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将为我国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法律屏障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尚不令人满意,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本文分析的背景材料,首先就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和具体沿革以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分析,并对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三个方面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经验借鉴,本文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认证、危险性分析、可追溯制度、产品召回制度和危险性预警系统等着手,对美、欧、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累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具体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构进行了归纳;从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三方面对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认证认可的规定、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认可认证的发展现状;还对我国的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召回、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带来的在监管方面的变革,就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从大菱鲆事件着手,以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作为实例,分析了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对大菱鲆养殖过程中与环境、投入品和初级产品有关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总结,对相关认证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吴松浩[7](2009)在《论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认为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是整个进出境动物检疫的支柱与基石,它是否健全将直接影响到进出境动物检疫能否有效运作。而动物检疫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阻止和延缓有害生物和动物及其产品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传播和蔓延,保护动物和人体健康以及农牧渔业生产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基础上唯一可以合理使用的非关税技术措施,被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员广泛应用,以保护本国利益。从WTO有关规则或者满足现实需要来看,或者与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比较,目前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均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比较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构建既适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且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之建议。论文共有四章。它首先在阐述有关国内外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基础上,根据《SPS协定》的有关规定,审视了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数据、案例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论述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等在规范检疫内容、检疫范围,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检疫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等角度查找、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接着分析和评述《SPS协定》的有关内容及主要发达国家可供借鉴的法律制度。最后针对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当根据中国国情,重点是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以《SPS协定》为基础,同时借鉴和汲取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比较先进的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构想。构想的内容主要包括:(1)阐述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是保安全、促发展。(2)进境检疫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有效的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入侵防御体系的法律屏障;出境检疫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出境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屏障。上述内容再进一步分为:扩大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具体检疫内容和检疫范围的规定,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预警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等十个有关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和检疫措施方面的规定。(3)完善追究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使得有关法律责任确实起到惩罚功能和预防功能。(4)提出创设对我国有利而WTO规则没有禁止的新的检疫制度。(5)依据有关法律,及时制定完善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陈美华[8](2009)在《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对象和程序,进出境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概况等方面,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对进出境水生动物检疫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2)水生动物病原生物的基础研究落后。(3)进出境检疫机关实验仪器不够先进,检疫技术水平有待提高。(4)进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以下问题:①证书真伪鉴别问题;②进境水产品输出国官方证书不符合要求;③进境水产品包装标识真伪鉴别问题;④检疫标准、设备和技术离检疫实际需求有不少差距;⑤全国各口岸进境水产品检疫执法尺度存在差别;⑥远洋捕捞水产品的检疫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5)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以下问题:①水生动物病害产地检疫工作有待加强;②动植物检疫部门水产信息资料缺乏;③企业的认证滞后,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出口严重受阻。针对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对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工作的认识。(2)建立健全检疫机构,增加投入,依靠科技,提高水生动物病害检疫能力。(3)进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①进一步完善“国外官方检疫证书分析及验证识别系统”;②加快对向我国输出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厂注册登记及注册标准的制定工作;③进一步加强对进境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口岸管理;④加强对水生动物引种携带病原的风险分析与监督管理;⑤加强对进口深加工水产品的风险管理;⑥尽快对《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进行修改。(4)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①完善出口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监管模式;②建立三级信息预警通报机制;③加强出口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管理;④科学合理处理把关与服务的关系;⑤加强部门合作与联系机制;⑥加强口岸与产地局之间合作和信息沟通。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立法、水生动物病害检测、水生动物进出境监督管理和水生动物进出口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郭光楷,邱筱妍,丘金玉,郑俊贤,颜思通[9](2008)在《广东罗非鱼出口质量安全与检验监管对策》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出口罗非鱼检验检疫监管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本文根据罗非鱼的出口现况,结合广东检验检疫部门检验监管措施中对出口罗非鱼的源头、备案、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广东出口罗非鱼检验监管对策。

孔繁明[10](2005)在《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立法、管理及面临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郑州机场国际进港冷链产品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冷链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可能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冷链物流
    2.2 航空冷链物流
        2.2.1 航空冷链物流要求
        2.2.2 航空冷链物流特点
    2.3 流程优化方法
        2.3.1 Microsoft Project项目管理
        2.3.2 流程程序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郑州机场冷链产品货运发展现状与进港流程业务分析
    3.1 郑州机场冷链货运发展现状
    3.2 郑州机场冷链发展的基础分析
        3.2.1 郑州冷链有关政策
        3.2.2 郑州机场从事货运业务的航空公司
    3.3 郑州机场冷链货站现状分析
        3.3.1 华中冷鲜港
        3.3.2 鲜活水产品暂养池
        3.3.3 国际货站冷库
    3.4 郑州机场水果进港流程
        3.4.1 郑州机场水果进港流程图
        3.4.2 水果进港流程存在的问题
    3.5 海鲜产品的进港流程图
        3.5.1 海鲜产品的进港流程图
        3.5.2 海鲜产品的进港流程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郑州机场国际进港水果流程优化
    4.1 .郑州机场国际进港水果优化的目标
    4.2 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绘制水果进港流程甘特图
    4.3 基于时间最短的水果进港关键流程优化
    4.4 问题归纳和优化措施
    4.5 非关键流程的优化
    4.6 优化后的水果进港流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郑州机场国际进港海鲜产品流程优化
    5.1 郑州机场国际进港海鲜产品优化的目标
    5.2 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绘制海鲜产品进港流程甘特图
    5.3 基于时间最短的海鲜产品进港关键流程优化
    5.4 问题归纳和优化措施
    5.5 非关键流程的优化
    5.6 优化后的海鲜产品进港流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和内容
第2章 《SPS协定》产生背景和具体内容
    2.1 《SPS协定》产生背景
    2.2 《SPS协定》的主要内容
        2.2.1 总则
        2.2.2 基本权利和义务
        2.2.3 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调一致
        2.2.4 动植物检疫措施等同对待(等效)
        2.2.5 风险分析和适当动植物卫生检疫保护水平的确定
        2.2.6 病虫害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的适用条件
        2.2.7 动植物卫生检疫法规的透明度
        2.2.8 控制检验和批准程序
        2.2.9 技术援助
        2.2.10 特殊和差别待遇
        2.2.11 磋商和争端解决
        2.2.12 管理和实施
        2.2.13 最后条款(发展中国家延期执行条款)
    2.3 对《SPS协定》的解析
        2.3.1 对《 SPS协定》的总体评价
        2.3.2 《SPS协定》主要特点
第3章 SPS视野下其他国家和区域组织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3.1 SPS视野下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3.1.1 风险分析是进境动物检疫立法的基础
        3.1.2 适当动物卫生检疫保护水平界定较高
        3.1.3 动物检疫措施的等效应用
        3.1.4 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法规行之有效
        3.1.5 协调一致的检疫安全标准体系
    3.2 SPS视野下美国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3.2.1 检疫立法中科学性的基础作用
        3.2.2 风险分析在检疫立法活动中不可或缺
        3.2.3 经由协调“美国理念”全面渗透国际标准
        3.2.4 完善的境外SPS措施国内审议评价机制
        3.2.5 检疫立法的两面性
    3.3 SPS视野下欧盟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3.3.1 风险分析的实用性和独立性
        3.3.2 等效应用——完善的出口国检疫监管体系评估考察机制
        3.3.3 预防机制的立法体现——预警原则的建立
    3.4 SPS视野下哥伦比亚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3.5 小结
第4章 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4.1 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4.1.1 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历史
        4.1.2 现行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
    4.2 SPS视野下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需完善之处
        4.2.1 构建原则存在的问题
        4.2.2 检疫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5章 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对策
    5.1 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总体原则
    5.2 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
    5.3 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具体构想
        5.3.1 建议保留的法律法规规章
        5.3.2 建议废止的规章
        5.3.3 建议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
        5.3.4 建议制定的规章
        5.3.5 标准的制修订
        5.3.6 规范性文件的梳理
        5.3.7 双边协议(包括检疫证书)的重新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中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食品农产品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1.2.2 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综述
        1.2.3 故障树分析法研究综述
        1.2.4 国外食品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研究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创新性
        1.4.1 研究方法
        1.4.2 故障树理论
        1.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4.4 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 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
    2.1 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的概念
        2.1.1 食品农产品的概念
        2.1.2 检验检疫简介
        2.1.3 农产品的检验检疫
        2.1.4 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特点
    2.2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业务概况
        2.2.1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概况
        2.2.2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业务概况
    2.3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
        2.3.1 供澳活禽检验检疫流程
        2.3.2 供澳活畜检验检疫流程(以活猪为例)
        2.3.3 供澳水产品检验检疫流程
        2.3.4 供澳蔬菜检验检疫流程
第3章 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要素的识别
    3.1 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要素的识别
        3.1.1 供澳食品农产品生产环节风险要素
        3.1.2 供澳食品农产品贮藏环节风险要素
        3.1.3 供澳食品农产品加工环节风险要素
        3.1.4 供澳食品农产品运输环节风险要素
        3.1.5 供澳食品农产品出境口岸查验环节风险要素
    3.2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故障树的建立
    3.3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故障树定性分析
        3.3.1 故障树层级间分析描述
        3.3.2 基本认识
        3.3.3 最小割集
        3.3.4 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评价分析
    4.1 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评价模型
        4.1.1 确定评价因素
        4.1.2 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2 模糊综合评价
    4.3 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建立珠海地区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管理体系
    5.1 明确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战略方向
    5.2 设计供澳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5.2.1 试行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登记制度
        5.2.2 持续完善检验检疫日常监管体系
        5.2.3 筹建供澳食品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
    5.3 搭建珠澳检验检疫合作技术平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检验检疫工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3 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风险分析
    3.1 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风险的AHP层次分析
        3.1.1 根据问题总目标建立系统层次结构
        3.1.2 构造判断矩阵
    3.2 利用Fuzzy开展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综合评价
        3.2.1 选定评价对象和评价因素
        3.2.2 选定评价等级
        3.2.3 建立评判矩阵
        3.2.4 计算
    3.3 风险分类
4 讨论
5 结论

(5)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基本构想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4.1 农业合作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
    4.1.2 农业产业结构
    4.1.3 农产品市场
    4.1.4 农业生产要素
    4.1.5 农业经营管理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4.2 农业合作现状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4.2.2 农产品贸易
    4.2.3 农业直接投资
4.3 存在主要问题
    4.3.1 农产品贸易
    4.3.2 农业直接投资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1.1 基本运作情况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5.2.1 基本运作情况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5.3.1 基本运作情况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6.1.1 研究方法选择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3.1 研究方法选择
    6.3.2 研究对象概述
    6.3.3 引力模型构建
    6.3.4 研究数据来源
    6.3.5 回归分析结果
    6.3.6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2.1 土地要素流动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7.2.3 资本要素流动
    7.2.4 技术要素流动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8.1.1 发展机遇
    8.1.2 发展趋势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8.2.1 基本原则
    8.2.2 总体导向
    8.2.3 模式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背景
        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沿革
        0.1.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0.2 研究内容和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数据来源
        0.2.3 研究方法
        0.2.4 研究目的
        0.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0.2.6 学术构想与思路
        0.2.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0.3 关键术语
        0.3.1 食品卫生
        0.3.2 食品安全
        0.3.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0.3.4 无公害水产品
        0.3.5 绿色水产品
        0.3.6 有机水产品
        0.3.7 良好农业规范
        0.3.8 良好作业规范
        0.3.9 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
        0.3.10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0.3.11 ISO 9000
        0.3.12 ISO 14000
1 理论分析
    1.1 基于不完备法律理论的食品安全法分析
        1.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
        1.1.2 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食品安全法的分析
        1.1.3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1.2 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
        1.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3.1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分析
        1.3.2 水产品供给链中的水产品安全——博弈分析
2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 美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1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
        2.1.2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2.1.3 危险性分析与标准和技术法规
        2.1.4 检验检测和认证
        2.1.5 危险性预警系统、可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
    2.2 欧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2.1 欧盟食品安全运作的管理机制
        2.2.2 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体系
        2.2.3 风险分析
        2.2.4 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
        2.2.5 预警系统、水产品链可追溯和食品召回
        2.2.6 教育和培训
    2.3 日本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3.1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2.3.2 相关法律法规
        2.3.3 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
        2.3.4 风险信息沟通、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
3 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
    3.1 从大菱鲆事件说起
    3.2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后产业的情况
        3.2.1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产业的情况
        3.2.2 大菱鲆事件发生后产业所受的影响
    3.3 大菱鲆养殖过程各环节的监管现状
        3.3.1 环境
        3.3.2 投入品
        3.3.3 初级产品
        3.3.4 认证工作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开展
        3.3.5 信息发布与产品召回
    3.4 存在的问题
        3.4.1 我国对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3.4.2 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3.4.3 在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3.4.4 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3.4.5 认证刚刚起步,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3.4.6 信息与产品召回中存在的不足
    3.5 相关的监管建议
        3.5.1 完善监管体制
        3.5.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3.5.3 加大大菱鲆养殖标准化步伐
        3.5.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3.5.5 认证体系、信息交流和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4.1.2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4.1.3 食品生产监管司和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
        4.1.4 食品许可司和食品安全监管司
    4.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4.2.1 相关法律
        4.2.2 行政法规
        4.2.3 部门规章
    4.3 我国的水产标准化管理
        4.3.1 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
        4.3.2 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4.3.3 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
    4.4 我国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4.4.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4.4.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4.4.3 我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4.5 水产品认证认可
        4.5.1 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规定
        4.5.2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
        4.5.3 产品认证
        4.5.4 体系认证
    4.6 水产品可追溯
    4.7 水产品召回
    4.8 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
5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5.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5.1.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5.1.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5.1.3 我国水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
        5.1.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5.1.5 我国水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不足
        5.1.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5.1.7 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5.2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5.2.1 建立和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5.2.2 逐步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2.3 积极推进我国水产标准化的进展
        5.2.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5.2.5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
        5.2.6 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5.2.7 建立完整有效的水产品可追溯性体系
        5.2.8 建立水产品召回制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论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上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范围
        二、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
        三、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规定
        四、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措施
第二章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第一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检疫内容和检疫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具体检疫制度和检疫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检疫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原因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三、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 WTO《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有关规定及主要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一节 WTO《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有关规定
        一、《SPS协定》的应用范围与涵盖领域
        二、《SPS协定》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梳理
        二、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目的
        三、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的检疫范围
        四、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运输工具检疫
        五、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内容和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和检疫措施方面的规定
        六、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规定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构想
    第一节 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总体思路
        一、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二、完善进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法律制度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有效的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入侵防御体系的法律屏障
        三、完善出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法律制度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出境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屏障
    第二节 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形成的有效检疫规范应及时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一、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具体检疫内容和检疫范围的规定
        二、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和检疫措施方面的规定
    第三节 完善追究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完善追究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行政责任的规定
        二、完善追究严重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设置
        三、完善追究检疫人员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第四节 创设对我国有利而WTO规则没有禁止的新的检疫制度
        一、充分利用“存在科学依据”制定严格的检疫措施
        二、充分利用《SPS协定》第5条第3款的规定
        三、充分利用《SPS协定》中未明确提及的因素,即所谓的“科学以外”的因素
        四、充分利用《SPS协定》提出的三类预防措施
    第五节 制定完善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有效实施法律的原则规定
        一、针对法律的一些原则规定,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行政法规,并及时制定有关具体的规章规范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
        二、针对法律规定有漏洞,而又急需规范的,及时颁布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进行规范
        三、针对法律没有规定,而国务院已经针对某类产品的监督管理颁布行政法规的,及时制定规章给予规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现状
    1. 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概念
        1.1 检疫的概念
        1.2 水生动物检疫的概念
        1.3 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概念
    2. 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突显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2 随着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增加
        2.3 从法律依据、国际惯例和检疫实践等方面来看实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必要性
    3. 与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简介
        3.1 我国与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简介
        3.2 与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相关的国际性法规与公约内容简介
        3.3 与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相关的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的水产品技术法规简介
    4. 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对象
        4.1 水生动物的主要病害
        4.2 水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主要病原体
    5. 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程序
        5.1 报检
        5.2 查证
        5.3 查物
        5.4 判定
        5.5 处理
    6. 进出境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6.1 免疫学检测技术
        6.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6.3 环媒恒温扩增(LAMP)技术
        6.4 基因芯片技术
    7. 进出境水产品检疫监管新技术简介
        7.1 检验检疫电子监管模式
        7.2 无线射频识别(RFID)监管技术
        7.3 二维码移动通信监管技术
    8. 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概况
        8.1 我国进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概况
        8.2 我国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概况
第二章 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 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对进出境水生动物检疫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1.2 水生动物病原生物的基础研究落后
        1.3 进出境检疫机关实验仪器不够先进,检疫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4 进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5 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 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面临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宣传,提高对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工作的认识
        2.2 建立健全检疫机构,增加投入,依靠科技,提高水生动物病害检疫能力
        2.3 进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2.4 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和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立法、管理及面临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进出口水产品贸易概况
2 进出口水产品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1) 法律
    (2) 法规
    (3) 管理办法和规定
    (4) 标准
        ① 国际标准, 如:
        ② 国内标准 (部分GB与SN标准) , 如:
3 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情况
4 水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和管理模式的探讨
    (1) 目前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2) 不断加强进出境水产品的管理模式

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机场国际进港冷链产品流程优化研究[D]. 杨选选.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2]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思考[D]. 郭上时. 湖南大学, 2016(06)
  • [3]供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中风险管理研究[D]. 赵沛.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检验检疫工作评价[J]. 赵雪梅,孙建成,张娟,刘景振,王鹏. 检验检疫学刊, 2014(05)
  • [5]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6]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 郭可汾.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7]论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完善[D]. 吴松浩. 复旦大学, 2009(S1)
  • [8]我国进出境水生动物病害检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 陈美华. 苏州大学, 2009(09)
  • [9]广东罗非鱼出口质量安全与检验监管对策[A]. 郭光楷,邱筱妍,丘金玉,郑俊贤,颜思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试刊论文集, 2008
  • [10]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立法、管理及面临的问题[J]. 孔繁明. 渔业现代化, 2005(01)

标签:;  ;  ;  ;  ;  

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