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大陆俯冲板块的残余物

寻找大陆俯冲板块的残余物

一、寻找大陆俯冲板片的遗迹(论文文献综述)

李发桥,唐菊兴,张静,宋扬,李海峰,林彬,王楠[1](2022)在《西藏改则地区沙木罗组中早白垩世晚期闪长玢岩的发现: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折返事件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则地区闪长玢岩位于藏西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缘,呈岩脉状侵位在成岩于浅海环境的沙木罗组地层中,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造山消减过程的产物,而其岩石成因、地质意义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等尚欠缺详细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发育于改则地区的闪长玢岩,对其开展了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以及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对其岩石成因、成岩构造地质背景、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含矿性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了初步的设想。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试显示闪长玢岩具有较多锆石结晶年龄段,相较于研究区出露的沙木罗组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其最新年龄段(117~1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20.4Ma,可代表其结晶年龄。元素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闪长玢岩具有弧岩浆的典型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系列岩石,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等指标综合判断其属于I型花岗岩类岩石。本文综合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等分析认为,闪长玢岩形成于新生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残留相以角闪岩相为主,源区物质有少量沉积物组份的参与,侵位过程中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通过多种方法判别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我们认为闪长玢岩成岩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折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由于地处俯冲板片后端根部,改则地区闪长玢岩俯冲角度小于成岩于俯冲板片前端同时代的多龙矿集区中酸性岩浆岩,亦小于成岩于相同板片构造位置的103.5Ma的革吉闪长玢岩,暗示120.4~103.5Ma时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仍处于持续折返阶段。由于其俯冲角度较小以及岩浆源区低氧逸度等因素导致其无法成矿。因此建议在多龙矿集区和改则县中间位置寻找可能的与俯冲背景有关的成矿靶区,但是否见矿还应考虑构造、围岩、后期保存等条件的影响。

汤贺军[2](2021)在《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文中认为东准噶尔地区地处中国新疆北部,作为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演化是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大陆增长和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研究课题。该区自古生代来经历了大洋扩张、板块俯冲、碰撞和后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一系列岛弧杂岩带和增生杂岩。关于东准噶尔的板块边界、物质组成、基底属性、洋盆闭合时限及矿产发育特征等,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许多进展和共识。但对该地区古生代构造属性、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在典型矿床研究方面,未能将区域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作用及区域成矿规律统一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东准噶尔北缘扎河坝及邻区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古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矿床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厘定了成岩成矿时代,阐明了岩浆岩的性质、源区特征及其岩石成因,进而探讨了大地构造环境及区域成矿作用等关键科学问题,以期为东准噶尔古生代构造演化和成岩成矿作用提供新的资料。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通过1:1万实测地质剖面,对扎河坝蛇绿岩各个岩石单元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对产于扎河坝蛇绿岩中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含矿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侵位时间为401?Ma,远小于扎河坝蛇绿岩的形成时代(488~498 Ma)。扎河坝蛇绿岩中的各个岩石单元都具有受俯冲带流体影响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一个洋内岛弧逐渐成熟的过程。扎河坝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SSZ)的弧前环境,较晚形成的产物如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等为俯冲消减不同时期的产物。2、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及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岩类,Mg#中等(0.39~0.50)。二者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全岩(87Sr/86Sr)i为0.704966~0.707395,εNd(t)介于1.29~3.84之间,锆石εHf(t)为-1.7~18.8,平均值为5.6,δ18O为5.25‰~10.17‰,平均值为7.71‰。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亏损地幔,混染了约20%~40%的壳源物质。二者锆石U-Pb年龄为401 Ma左右,且均捕获了前寒武系的老锆石,说明本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基底。3、本区泥盆纪侵入岩呈较小面积分布,但火山岩非常发育。玉伊塔斯矿床含矿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384.6Ma,索东角闪辉长岩年龄为387.2Ma,全岩(87Sr/86Sr)i为0.703512~0.704076,εNd(t)介于4.98~5.36之间,锆石εHf(t)值为9.8~12.9,δ18O同位素6.32‰~6.66‰。喀腊哲腊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年龄为393.5Ma,其磷灰石(87Sr/86Sr)i为0.703066~0.703332,εNd(t)为5.26~7.51。泥盆纪侵入岩及火山岩研究表明其构造背景为洋内弧有关的俯冲消减环境,索东角闪辉长岩及玉伊塔斯含矿岩体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亏损地幔,为岛弧背景下俯冲板片流体及俯冲沉积物熔体共同交代上部地幔楔形成。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源区来自亏损地幔,受地壳污染程度较小,可能是石榴石橄榄岩熔融的产物。4、本区石炭纪-二叠纪侵入岩较为发育,但火山岩发育一般。碱性花岗岩带中扎河坝西岩体年龄为321Ma,早于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其具有A2型碱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为后碰撞环境,暗示其侵位时该地区造山作用已结束。从早到晚,从北向南,东准噶尔乌伦古到卡拉麦里地区A型花岗岩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逐渐降低,而εNd(t)的值逐渐增高,表明岩浆源区不断亏损,中亚造山带有不断向南增生的趋势。库拉比也含矿岩体及卡拉岗组含矿流纹岩锆石年龄为274~278Ma。主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显示,前者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且有壳源物质的加入,后者与扎河坝西碱性花岗岩为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构造背景为后碰撞拉张环境。5、对东准噶尔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了4个阶段:晚寒武世-早奥陶世(503~480Ma)为大洋扩张期,早奥陶世-早石炭世(480~360Ma)为俯冲消减期,早石炭世-晚石炭世(360~330Ma)为碰撞期,晚石炭世-二叠纪(330~252Ma)为后碰撞期。成矿作用为:奥陶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床,泥盆纪与中酸性、中基性岩体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石炭纪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床,二叠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二叠纪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二叠纪与流纹岩有关的萤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床。

刘浩[3](2021)在《地幔柱和俯冲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相互作用》文中认为地幔柱可能起源于核幔边界的热边界层或者位于非洲和太平洋下方的大型剪切波低速区的边缘。地幔柱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地球内部的各个圈层结构相互作用,包括地幔过渡带、岩石圈以及地壳,从而在地表产生一系列的地质响应,例如大火成岩省和热点轨迹。而俯冲带则是将地表的物质带入地球深部,并同时孕育了全球地震带。地幔柱和俯冲带共同构成了全球构造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单元。因而,研究地幔柱和俯冲带动力学不仅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还将为全球板块构造、矿床发育以及生态环境等提供新的约束。地质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研究已经证明在我国西北部存在一个典型的3.0-2.8亿年前的大火成岩省,即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然而控制其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塔里木地幔柱的性质仍然不是很清楚。因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三维地球动力学模型,同时结合地质学观测,来约束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和演化。我们的结果表明:持续的减压熔融,地幔柱的高温异常和较大的半径以及地幔源区高的含水量等是控制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溢流玄武岩喷发前的古地形隆升范围只对地幔柱的半径敏感,因此可以通过与大火成岩省相关的古地形来约束古地幔柱的半径。我们的模型不仅为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约束,而且首次定量地证明了,地幔中的水在大陆溢流玄武岩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与此同时,全球和区域地震层析成像模型证实在海南岛下方有地幔柱存在,但很少有证据指向与海南地幔柱相关的热点轨迹。利用卫星重力和地震面波频散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我们发现在海南岛东北部存在一条明显的地震波高速异常条带。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和地表的火山分布则进一步证明,该异常条带是海南地幔柱与华南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我们可以约束晚白垩纪以来华南板块相对于海南地幔柱以~1.8 cm/yr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运动。这一结果为制约大陆板块的运动历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此外,地幔柱与地幔过渡带的相互作用会强烈影响地幔柱的形态、动力学性质,从而进一步影响地表的响应,并对地震学观测提供新的启示。矿物学研究表明,在660 km深度附近,地球的地幔岩模型存在两个主要的相变:林伍德石到钙钛矿和铁方镁石的相变(后尖晶石相变)以及石榴子石到钙钛矿的相变(后石榴子石相变)。然而,过去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只考虑了后尖晶石相变对地幔柱动力学的影响,而忽略了后石榴子石相变的影响。因此我们建立了三维球域地球动力学模型来研究这两个相变对地幔柱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地幔柱的高温区域在660 km附近出现了双相变面,正好对应了地震观测中的双反射界面。而在热柱周围温度较低的区域,只有一个单一的、比较平坦的隆起边界。此外,由于两个相变的联合影响,大量的温度较低的地幔柱物质被滞留在地幔过渡带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半锥形结构。同时后石榴子石相变极大地提升了地幔柱穿过660 km不连续面的能力,因而大大增加了地幔柱在上地幔的体积通量。我们的结果为进一步理解660 km不连续面的起伏、地震波波速结构和地幔柱动力学提供了新的约束。过去的地震学观测和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表明,地幔柱具有一个较细的尾部。然而,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发现地幔柱在下地幔是非常粗壮的而在上地幔具有明显的分叉趋势。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地幔柱的形态演化提供了挑战。因此我们发展了三维球域数值模型来研究地幔柱树状结构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软流圈和地幔过渡带底部的薄弱层共同控制了地幔柱在上地幔的分叉结构。并且,这种分叉的地幔柱有可能可以解释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出现的近似平行的并具有同位素差异的热点轨迹。同时,尽管在我们的模型中没有强烈的地幔风存在,地幔柱仍然可以以~1.5 cm/yr的速度在上地幔漂移,这为地幔中热点的运动提供了新的机制。因此,我们的模型在地震学、地球化学以及板块构造之间建立了全新的纽带。与此同时,俯冲带也会与地幔过渡带相互作用,并孕育大量的深源地震。位于汤加-斐济俯冲带的深源地震约占全球深震总量的三分之二,其对俯冲带的变形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然而,控制汤加-斐济俯冲带强烈变形的因素尚不清楚。因此,我们结合全球板块重构建立了一系列的二维运动学数值模型来研究汤加-斐济俯冲带的形态变化、应力状态和热结构。结果表明:从瓦努阿图海沟断离的俯冲板块与汤加俯冲带的碰撞过程可能控制了地幔过渡带中汤加俯冲带陡峭的倾角和大量地震的发生。并且,我们认为2018年8.2级地震和7.9级地震分别发生在汤加俯冲带温度较高的边缘区域,和一个强烈弯曲的残留板片的下方,两个深源大地震出现的周边温度分别为~900℃和~1100℃。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地震学中最新的推论:俯冲板块的局部温度控制了深源地震的破裂过程。另外,地幔的粘度在地球的热化学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常认为,地幔在660 km深度有一个10-100倍的粘度跳变。然而,最近有些学者提出在660到1000 km之间有一个低粘度层存在。因此,我们发展了一系列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地幔粘度在660 km深度增加或者递减,进而来追踪俯冲带的内部结构、应力状态以及大地水准面的起伏。我们发现,低粘度层的存在会降低长波长(>5000 km)大地水准面的振幅,使其小于10 m,同时明显增加了俯冲板块在300 km以上的倾角和拉张应力。660 km处的粘度增加会导致整个俯冲板块内部的强烈挤压,然而这种模式将随着低粘度层的引入而消失。此外,后尖晶石相变对俯冲带内部的应力状态有很大影响,但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的模型预测与观测到的长波长大地水准面和西太平洋俯冲带内部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对比,不支持在660 km到1000 km深度之间存在低粘度层。

詹小飞[4](2021)在《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青海玉树地区,处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构造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金沙江和甘孜-理塘缝合带的结合部位,与古特提斯演化关系密切。有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本文以该区区内发育的岩浆岩和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以长期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为依托,对镁铁质岩石、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铜多金属矿床进行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示踪,探讨成岩成矿背景和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并指明找矿方向。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研究区内的岩浆岩主要由基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成。对这些岩浆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查涌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3±3Ma,多彩块状辉长岩为252±2Ma,龙墨沟辉绿岩脉254±4Ma,龙墨沟东辉绿岩脉为248±2Ma,中酸性侵入岩征毛涌石英闪长岩为233±2Ma,日啊日曲石英闪长岩体、格仁涌花岗闪长岩体、当江荣花岗闪长岩体及其暗色微粒包体年龄分别为218±1Ma、217±2Ma、221±1Ma和222±1Ma,那日正长斑岩为170±3Ma。基性火山岩查涌枕状玄武岩235±3Ma,龙墨沟枕状玄武岩249±2Ma,米扎纳能杏仁状安山岩237±3Ma,撒纳龙哇玄武岩221±3Ma,中酸性火山岩中,南部的多日茸层状英安岩和龙墨沟南层状英安岩分别为228±1Ma和227±2Ma,尕龙格玛东西矿区的英安岩和英安斑岩分别为223±2Ma和221±1Ma。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大都形成于晚三叠世,而多彩-查涌蛇绿混杂岩带的年龄分布从早二叠世到中三叠世都有分布,而基性火山岩主要集中在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期。治多混杂岩中镁铁质岩石可能来自不同地幔源的部分熔融。查涌辉长岩来自岩石圈富集地幔源区,由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生。多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可能来自被污染或改造的尖晶石+石榴石地幔源区。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证据表明,西金沙江-甘孜-理塘古特提斯体系的持续时间很长,指示了了一个成熟的大洋。中酸性侵入岩具有相对连续的成分变化趋势,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板片流体或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产生的岩浆(基性端元)与古老下地壳熔体(酸性端元)的混合,后期岩浆上升时分离结晶和化学扩散也影响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形成与弧环境,与西金沙江-甘孜-理塘洋向西南俯冲有关。北羌塘治多中酸性巴塘群火山岩是由新生地壳源部分熔融形成的,可能来自于晚三叠世石榴石角闪岩岩浆源区高温低压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岩年龄具有东北年轻化趋势,指示了一个南向俯冲和回撤的模式二叠纪-晚三叠世治多混杂岩(283-235 Ma)和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222-217Ma)和火山岩(228-221Ma)以及其他岩石表明它们金沙西至甘孜地区理塘古特提斯洋存在一个完整的海底扩张、洋板块俯冲和弧后扩张过程,结合松潘-甘孜陆块的研究,认为西金沙江-甘孜-理塘洋可能存在双向俯冲和后撤。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低温(120℃~160℃)、中低盐度(6.0~12.4%Na Cl.eqv)、中低密度(0.95~1.03 g/cm3);H-O同位素推测成矿流体来自海水与岩浆水混合。成矿物质具有岩浆硫(δ34S为-4.3‰~1.7‰,)特征,Pb同位素预示可能来自晚三叠世深部岩浆活动。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本论文认为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为VMS型矿床。查涌矿床脉状辉钼矿矿石和稠密浸染状铜铅锌矿石为流体包裹体显示为中高温(224.5~365.8℃)、中低盐度(4~5 wt%Na Cl)、中低密度(0.62~0.96 g/cm3)的成矿流体,两类矿石成矿流体来源相似,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大气降水。S、Pb同位素推断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综合前人成矿年代学结果,认为查涌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24Ma),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导致的羌塘碰撞背景有关,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矿床,表现为浅部热液脉型Cu-Pb-Zn和深部斑岩型Cu-Mo矿化的斑岩型成矿系统。多日茸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90~170℃,盐度集中在2~11%,显密度介于0.89~1.08 g/cm3,属于低温、中高盐度、低密度流体。多日茸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δ13CV-PDB值变化范围为-2.0~0.9‰,方解石δ18OV-SMOW值变化范围为13.8~18.8‰,方解石δ18OV-PDB值变化范围-16.6~-11.7‰,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溶解围岩中的碳酸盐岩而获得了流体中的碳。多日茸矿床中黄铁矿δ34SV-CDT值介于-35.5~0.5‰,主要集中于0±3‰,方铅矿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在18.477~18.615之间;207Pb/204Pb值在15.693~15.770之间;208Pb/204Pb值在38.768~39.010之间。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结合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内成岩成矿构造背景的指示,玉树地区存在与古特提斯演化、中特提斯闭合、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相关的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具有火山活动相关岩浆热液矿床、碰撞型斑岩型矿床、MVT型矿床和后期热液叠加等成因类型。矿床分布整体呈现北西成带、北东成串、局部成群的规律。当前在治多火山岩带寻找VMS型矿床和治多缝合带及深大断裂附近寻找斑岩型矿床是主要的找矿方向。综合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划分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尕龙格玛-撒拉龙哇火山岩带,主要寻找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VMS型铜铅锌矿床;查涌-西确涌-当江深大构造-岩浆岩带,主要寻找与斑岩型成矿相关的铜钼-铅锌-金银热液矿床;龙墨沟-多日茸火山沉积岩带,主要寻找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杂多-米扎纳能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主要寻找与新生代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与逆冲推覆构造有关的盆地卤水MVT型铅锌矿床。

李宇鑫[5](2021)在《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玄武质火山岩Li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克拉通是中国最古老、面积最广、保留地质信息最全的克拉通之一。其中,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地球早期的地幔演化和板块俯冲启动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前人却少有研究。为此,本学位论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南部鲁西地区新太古代玄武岩和豫北地区古元古代的玄武安山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工作:对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柳杭岩组(>2.7 Ga)枕状玄武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和Li同位素分析。新太古代枕状玄武岩的主量元素显示其为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蛛网图呈平坦型,各元素含量为原始地幔的十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也呈现平坦型,各元素为球粒陨石的十倍。全岩Li含量变化范围在4.7-15.8 ppm,平均值为8.4 ppm,δ7Li值变化范围为+1.8‰~+4.2‰,平均值为+3.0‰,表明Li同位素组成未受到后期围岩同化混染、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作用影响,可以代表当时的华北克拉通下部的未经混染的地幔组成(约为+3‰),略低于现代地幔值的Li同位素组成(+4‰),反映当时板块俯冲未启动。对豫北地区古元古代熊耳群许山组1.80 Ga玄武安山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和Li同位素研究。古元古代玄武安山岩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特征,指示了它们源于富集地幔。Li含量变化范围在13.9-23.9 ppm,平均值为20.6 ppm,δ7Li值变化范围为+4.5‰~+6.1‰,平均值为+5.2‰,总体表现高于新太古代和现代地幔值的Li同位素组成(+3‰vs.+4‰)。在排除了围岩同化混染、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作用对Li同位素组成影响后,可以认为其相对于正常地幔偏高的Li同位素组成指示了地幔源区有壳源的地壳物质加入,反映当时板块俯冲已经启动。

廖仁强[6](2020)在《南海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的启示》文中认为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几乎经历了完整的地质演化旋回,理解其形成演化过程对完善边缘海盆形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带,同时南海北缘发育海南地幔柱,因此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受板块俯冲、地幔柱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具有复杂的地幔源区。由于南海海盆内部被巨厚沉积物覆盖,难以获得洋壳岩石样品,从而缺乏从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限制南海地幔源区特征以及对南海形成演化过程的理解。本博士论文利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南海实施的第349航次获取的洋壳玄武岩,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r-Nδ同位素、以及新兴的Mg-Fe-Zn金属稳定同位素和橄榄石化学组分分析,深入探究南海地幔源区特征,并进一步揭示板块俯冲作用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南海玄武岩形成于扩张晚期,属于拉斑质玄武岩。其中,东次海盆(U1431)玄武岩主要为N-MORB,个别层位出现E-MORB;西南次海盆(U1433和U1434)玄武岩主要为E-MORB。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这些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等矿物分离结晶作用;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流体活动性元素,如Rb、Ba、U等,以及Pb正异常;同时具有不同于典型地幔的Ce/Pb(7.56~31.18)、Nb/U(21.53~55.45)比值;Sr-Nδ同位素结果显示具有比N-MORB略微高的87Sr/86Sr值(0.703113~0.704190),但是与N-MORB相似的143Nd/144Nd值(0.512963~0.503091);与全球MORB中橄榄石相比,南海玄武岩中的橄榄石具有高Ni含量和低Ca O含量,指示南海橄榄岩地幔源区中存在辉石岩组分。镁同位素结果(δ26Mg)显示,南海玄武岩的δ26Mg值从-0.24‰变化至0.00‰,系统地高于典型MORB值(δ26Mg=-0.25‰)。由于δ26Mg值与指示样品蚀变、部分熔融和岩浆演化的地球化学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表明南海玄武岩的Mg同位素变化不受蚀变和岩浆过程的影响,而是反映了其岩浆源区特征。结合微量元素特征,本文认为南海玄武岩比MORB重的Mg同位素特征反映了其岩浆源区受到了俯冲板片中滑石/蛇纹石来源的高δ26Mg流体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南海周缘地区具有轻Mg同位素特征的新生代玄武岩,本文提出这两类具有不同Mg同位素组成的玄武岩皆是板块俯冲的产物,两者之间的Mg同位素差异受控于俯冲过程中具有不同Mg含量及Mg同位素组成的矿物在不同俯冲深度分解释放流体的影响。在俯冲浅部,滑石/蛇纹石脱水发生分解,产生具有重Mg同位素组成的流体,而白云石可以俯冲至深部地幔,产生具有轻Mg同位素组成的流体/熔体。因此,南海玄武岩的Mg同位素结果支持板块俯冲作用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南海玄武岩的Fe同位素组成(δ56Fe)为0.08‰~0.16‰。通过校正分离结晶对样品Fe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获得了初始熔体的δ56Fe值(0.02‰~0.10‰),与典型MORB铁同位素值(δ56Fe=0.067‰)类似。基于混合地幔端元(橄榄岩+辉石岩)的微量元素模拟计算表明,南海橄榄岩地幔源区中辉石岩组分比例约10~40%,由此混合源区产生的南海玄武岩理论上应具有比典型MORB重的Fe同位素组成。但是,由于受俯冲过程中蛇纹岩流体(具有低δ56Fe值)交代作用的影响,降低了南海玄武岩的δ56Fe值,使得其与典型MORB的δ56Fe值相似。进一步地,本人认为辉石岩熔体是在南海扩张过程中以洋脊-地幔柱相互作用的形式参与了南海玄武岩的形成;结合橄榄石高Ni特征,认为辉石岩组分属于由俯冲洋壳形成的榴辉岩/辉石岩熔体交代地幔橄榄岩,形成的二次辉石岩。进一步利用本次研究获得的洋壳岩石样品,探究了板块俯冲过程中Zn同位素行为。结果显示南海玄武岩Zn同位素组成(δ66Zn=0.22‰~0.31‰)与典型MORB(δ66Zn=0.27‰)类似,高于上地幔平均值(δ56Fe=0.18‰)。由于δ66Zn值与指示样品蚀变、岩浆演化和俯冲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表明南海玄武岩的Zn同位素组成不受蚀变、分离结晶和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南海玄武岩与典型MORB相似的Zn同位素特征主要受地幔熔融过程控制。通过收集、整理形成于俯冲背景下具有不同δ66Zn值的火山岩数据,本次研究指出板块俯冲过程中,Zn同位素行为主要受白云石、菱镁矿等富Zn矿物控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从岩石地球化学角度提供了南海地幔源区受板块俯冲影响的直接证据,并定量模拟了南海玄武质岩浆源区不均一性成分的比例;此外,我们限定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影响锌同位素行为的主要因素。

肖庆辉,刘勇,许立权,丁孝忠,张玉清,程杨,李岩,范玉须,贺国奇[7](2020)在《白云鄂博洋板块地质与成矿作用初探》文中指出提出全球规模最大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受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的洋板块地质演化控制.探讨了白云鄂博地区亚洲洋洋板块地质构造发育过程、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过程中相继发育的新元古代,早、晚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了白云鄂博稀土矿成因,认为稀土矿成矿碳酸岩岩浆产在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所谓特殊的远端弧后构造环境(far backarc settings),也有人称为远离弧后背景或者变形的大陆边缘环境(deformed continental margins),不在大洋俯冲过程中发育的岩浆弧环境中.相对于大陆边缘弧,远端弧后构造环境位于向克拉通或向弧后更远的位置,它是控制白云鄂博深部成矿物质向浅部地表运移聚集成大型矿床、矿集区的关键储运空间.远端弧后构造环境远离大洋汇聚带或俯冲带向大陆或向弧后位置的克拉通边缘上,即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岩石圈与亚洲洋造山带的岩石圈分界上的伸展构造中,受大规模岩石圈不连续系统或深切岩石圈的断裂带系统控制.成矿碳酸岩岩浆可能来自携带大量铁与REE的亚洲洋洋壳沉积物,于晚元古-早古生代向华北克拉通俯冲消减到华北克拉通陆下岩石圈地幔SCLM深循环过程中,在深切华北克拉通边缘的岩石圈的不连续构造系统中出溶形成岩浆碳酸岩及其携带的REE矿床.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8](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认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9](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提出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于云鹏[10](2020)在《藏南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会导致弧岩浆作用的形成,对岩浆弧的识别与研究是还原古大洋演化过程的基础。松多古特提斯缝合带位于拉萨地块内部,代表了松多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的遗迹,然而大洋的俯冲闭合过程仍不明确。本文选择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的研究,结合区域内的数据资料,探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壳-幔相互作用,探索多期次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多洋盆演化之间的联系,最终建立松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模型。通过对唐加-松多地区岩浆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研究,共识别出4期弧岩浆作用:中二叠世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63±3 Ma,中三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8±1 Ma,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08201 Ma,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01194 Ma。结合前人报道的岩浆岩年代学资料,将松多地区岩浆弧的形成时间划分为以下4个期次:中二叠世(约263 Ma)、中三叠世(约238 Ma)、晚三叠世早期(约237221Ma)、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约213190 Ma)。中二叠世岩浆岩出露于松多岩组内部,较高的MgO含量和Mg#指示其岩石类型为高镁闪长岩,对岩石类型进一步划分为赞岐岩型闪长岩。对闪长岩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岩浆主要来自于受俯冲洋壳熔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结合区域内榴辉岩及洋岛岩石资料,本文认为松多中二叠世岩浆岩可能形成于松多古特提斯洋北向初始俯冲的构造环境中,有可能代表了松多古特提斯洋中二叠世时期的岩浆弧。中三叠世岩浆岩侵位于松多岩组变形地层中,岩相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为过铝质花岗岩,主要来自于成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指示中三叠世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存在地幔物质成分的贡献,岩浆主要来源于受地幔物质底侵交代的古老下地壳。结合松多岩组构造变形及松多榴辉岩年代学资料,提出中三叠世岩浆岩可能形成于松多古特提斯洋俯冲向碰撞转化的构造环境中。晚三叠世早期岩浆岩出露于中拉萨地块达布拉地区与南拉萨地块昌果地区,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达布拉岩体为强过铝质花岗岩,昌果火山岩具有弧岩浆岩特征。结合松多地区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本文认为达布拉岩体可能形成于中、南拉萨地块碰撞后松多古特提斯洋板片断离的构造环境中;昌果火山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的构造环境中。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岩浆岩广泛出露于松多地区,岩石学及岩相学研究表明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时期岩浆岩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且伴随有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影响的幔源物质加入。结合拉萨地块内同期岩浆岩资料,认为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岩浆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俯冲的构造环境中。根据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的研究,结合区域内高压变质岩、蛇绿岩、地层学及古地磁的资料,本文建立了研究区松多古特提斯洋在中二叠世初始俯冲、中三叠世洋-陆转化的模型,晚三叠世早期松多地区受到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影响,并于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时期受到新特提斯洋的持续俯冲形成大规模弧岩浆事件。

二、寻找大陆俯冲板片的遗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大陆俯冲板片的遗迹(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改则地区沙木罗组中早白垩世晚期闪长玢岩的发现: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折返事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2 测试方法
    2.1 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
    2.2 全岩主微量元素
    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3 测试结果
    3.1 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
    3.3 全岩Sr-Nd-Pb同位素
4 讨论
    4.1 闪长玢岩成岩年龄
    4.2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4.3 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意义
    4.4 成矿地质意义
5 结论

(2)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东准噶尔地区研究现状
        1.2.2 扎河坝地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测试方法
        1.6.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1.6.2 锆石SIMS U-Pb定年
        1.6.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1.6.4 锆石O同位素分析
        1.6.5 全岩主微量分析
        1.6.6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准噶尔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扎河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
    3.1 东准噶尔蛇绿混杂岩概况
    3.2 扎河坝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及地质特征
        3.2.1 地质剖面概况
        3.2.2 岩石学特征
        3.2.3 矿产及矿化特征
        3.2.4 构造变形特征
    3.3 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床
        3.3.1 矿床地质特征
        3.3.2 含矿岩体特征
        3.3.3 含矿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3.3.4 含矿岩体锆石Hf-O同位素
        3.3.5 主微量地球化学
        3.3.6 Sr-Nd同位素组成
    3.4 讨论
        3.4.1 蕴都卡拉含矿岩体形成时代
        3.4.2 蕴都卡拉含矿岩体地球化学意义及构造背景
        3.4.3 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意义及构造背景
第四章 泥盆纪岩浆演化
    4.1 侵入岩及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4.2 索东角闪辉长岩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5 讨论
    4.3 玉伊塔斯铜金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含矿岩体特征
        4.3.3 锆石年代学特征
        4.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3.5 讨论
    4.4 喀拉哲腊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
        4.4.1 岩石学特征
        4.4.2 锆石年代学特征
        4.4.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4.5 讨论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岩浆演化
    5.1 侵入岩及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5.2 扎河坝西石炭纪碱性花岗岩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5.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4 Sr-Nd同位素特征
        5.2.5 讨论
    5.3 库拉比也铜镍硫化物矿床
        5.3.1 矿床地质特征
        5.3.2 含矿岩石特征
        5.3.3 锆石年代学特征
        5.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3.5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6 讨论
    5.4 恰库尔图珍珠岩、萤石矿床
        5.4.1 矿床地质特征
        5.4.2 岩石学特征
        5.4.3 锆石年代学特征
        5.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4.5 同位素地球化学
        5.4.6 讨论
第六章 扎河坝及邻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6.1 扎河坝及邻区构造演化
        6.1.1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503-480Ma):大洋扩张期
        6.1.2 早奥陶世-早石炭世(480-360Ma):俯冲消减期
        6.1.3 早石炭世-晚石炭世(360-330Ma):碰撞期
        6.1.4 晚石炭世-二叠纪(330-252Ma):后碰撞期
    6.2 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岩浆演化序列
        6.2.1 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
        6.2.2 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
    6.3 区域成矿作用
        6.3.1 奥陶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床
        6.3.2 泥盆纪与中酸性、中基性岩体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
        6.3.3 石炭纪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床
        6.3.4 二叠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6.3.5 二叠纪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6.3.6 二叠纪与流纹岩有关的萤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地幔柱和俯冲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幔柱模型
    1.2 地幔柱的起源
    1.3 地幔柱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1.4 地幔柱与地幔过渡带的相互作用
    1.5 俯冲带与深源地震之间的关系
    1.6 地幔粘度的分层结构
    1.7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幔对流的基本控制方程
    2.1 布辛奈斯克近似
    2.2 扩展的布辛奈斯克近似
第三章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和演化
    3.1 引言
    3.2 建立数值模型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地幔柱与中国华南大陆的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地震学联合反演和建立地球动力学模型
        4.2.1 地震面波和重力联合反演
        4.2.2 建立地球动力学数值模型
    4.3 结果分析
        4.3.1 地震和重力数据
        4.3.2 地震学结果分析
        4.3.3 数值模型结果分析
        4.3.4 地质学记录
    4.4 讨论
        4.4.1 全球板块重构模型讨论
        4.4.2 断层分布对地壳厚度、地表热流和动力学地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尖晶石相变和后石榴子石相变对地幔柱动力学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建立数值模型
        5.2.2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地震波速度计算
        5.2.3 人工合成地震图
    5.3 结果分析
        5.3.1 对660 km相变面起伏的影响
        5.3.2 对地幔柱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5.3.3 对地幔柱形态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地幔的低粘度层对地幔柱树状结构的影响
    6.1 引言
    6.2 建立数值模型
    6.3 模型结果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残留的俯冲板片对汤加俯冲带形态和深源地震的影响
    7.1 引言
    7.2 建立数值模型
    7.3 模型结果分析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俯冲带内部的应力状态对地幔粘度分层的制约
    8.1 引言
    8.2 建立数值模型
    8.3 模型结果分析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9.1 本文工作总结
    9.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中东部古特提斯演化的研究现状
        1.2.2 三江成矿带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地质勘查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3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2.3.1 重力异常特征
        2.3.2 航磁异常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岩浆岩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3.1 岩浆岩地质特征
        3.1.1 时空分布
        3.1.2 侵入岩
        3.1.3 火山岩
    3.2 样品分析方法
        3.2.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Hf同位素
        3.2.2 全岩地球化学测试
    3.3 锆石U-Pb年代学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4 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3.4.1 治多镁铁质岩石
        3.4.2 中酸性侵入岩
        3.4.3 火山岩
    3.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3.5.1 治多镁铁质岩石
        3.5.2 中酸性侵入岩
        3.5.3 火山岩
    3.6 讨论
        3.6.1 对西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演化的指示
        3.6.2 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特征
第四章 典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矿作用特征
    4.1 区域铜多金属矿床(点)概况
    4.2 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2.3 成矿物质来源
        4.2.4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3 查涌铜多金属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3.3 成矿物质来源
        4.3.4 成矿年代学讨论
        4.3.5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4 多日茸铜多金属矿床
        4.4.1 矿床地质特征
        4.4.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4.3 成矿物质来源
        4.4.4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第五章 成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5.1 成矿作用探讨
        5.1.1 成矿年代
        5.1.2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5.1.3 成因类型探讨
    5.2 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
    5.3 对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
        5.3.1 矿床时空分布与物化探信息
        5.3.2 找矿方向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6.1.1 区内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6.1.2 典型岩浆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6.1.3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
        6.1.4 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测试结果表

(5)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玄武质火山岩Li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板块构造启动争议
        1.1.1 岩石学证据
        1.1.2 构造成因证据
        1.1.3 地球化学证据
        1.1.4 模型分析
    1.2 幔源岩浆岩在示踪地幔源区的研究
    1.3 Li同位素地球化学
        1.3.1 自然界体系中Li同位素组成
        1.3.2 Li同位素的分馏
        1.3.3 Li同位素示踪俯冲相关过程
        1.3.3.1 俯冲初始物质的Li同位素组成
        1.3.3.2 俯冲过程中的Li同位素行为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工作量小结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2.1 华北克拉通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鲁西地区
        2.2.2 豫北地区
    2.3 样品描述
        2.3.1 柳杭岩组枕状玄武岩
        2.3.1.1 柳杭岩组枕状玄武岩野外和岩相学观察
        2.3.1.2 柳杭岩组成岩时代
        2.3.2 许山组玄武安山岩
        2.3.2.1 许山组玄武安山岩野外和岩相学观察
        2.3.2.2 许山组成岩时代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量元素
    3.2 全岩微量元素
    3.3 全岩Li同位素
        3.3.1 溶样
        3.3.2 化学分离
        3.3.3 Li同位素组成测定
第4章 鲁西新太古代枕状玄武岩Li同位素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4.2.2 全岩Li同位素
    4.3 讨论
        4.3.1 鲁西新太古代枕状玄武岩Li同位素
        4.3.1.1 围岩同化混染作用
        4.3.1.2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4.3.1.3 变质作用对Li同位素的影响
        4.3.2 新太古代地幔Li同位素演化
    4.4 本章小结
    附表
第5章 豫北古元古代玄武安山岩Li同位素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5.2.2 全岩Li同位素
    5.3 讨论
        5.3.1 豫北古元古代玄武安山岩Li同位素
        5.3.1.1 围岩同化混染作用
        5.3.1.2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5.3.1.3 流体活动性元素的影响
        5.3.1.4 熊耳群许山组玄武安山岩成因分析
        5.3.2 地幔Li同位素组分模拟
        5.3.3 地幔Li同位素组成演化
        5.3.5.1 太古宙、元古宙地幔Li同位素演化
        5.3.5.2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幔Li同位素演化
    5.4 本章小结
    附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南海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南海洋壳玄武岩是否记录了板块俯冲的影响?
        1.3.2 南海橄榄岩地幔中辉石岩组分成因:俯冲洋壳?
        1.3.3 板块俯冲过程中锌同位素行为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与布局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形-构造特征
    2.2 岩石类型和分布
        2.2.1 中生代岩浆岩特征
        2.2.2 新生代岩浆岩特征
第3章 样品来源及实验分析方法
    3.1 样品来源及前处理
    3.2 样品分析方法
        3.2.1 岩相学观察
        3.2.2 全岩地球化学组分分析
        3.2.3 橄榄石常量元素分析
第4章 南海玄武岩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
    4.1 南海玄武岩岩相学特征
    4.2 南海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4.2.2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4.2.3 橄榄石矿物学特征
第5章 南海玄武岩地幔源区的俯冲组分:镁同位素证据
    5.1 引言
    5.2 结果
    5.3 讨论
        5.3.1 南海玄武岩高镁同位素的成因
        5.3.2 板块俯冲过程中镁同位素行为及其对南海扩张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第6章 辉石岩熔体对南海玄武岩地幔源区的贡献:铁同位素证据
    6.1 引言
    6.2 结果
    6.3 讨论
        6.3.1 南海玄武岩MORB-like铁同位素的成因
        6.3.2 南海及周边地区地幔中辉石岩成因
    6.4 小结
第7章 南海玄武岩锌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板块俯冲过程中锌同位素行为的指示
    7.1 引言
    7.2 结果
    7.3 讨论
        7.3.1 南海玄武岩锌同位素特征
        7.3.2 俯冲过程中锌同位素行为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白云鄂博洋板块地质与成矿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2 俯冲带(海沟)界线位置
3 白云鄂博地区俯冲增生杂岩杂岩带主要证据与特征
    3.1 比鲁特蛇绿混杂岩
    3.2 乌德岛弧岩浆系统
        3.2.1 黑砂图火山弧
        3.2.2 红旗牧场TTG岩浆前锋弧
        3.2.3 红旗牧场弧后盆地
        3.2.4 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岩带
    3.3 与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之下俯冲作用有关的呼和恩格尔岛弧杂岩体
        3.3.1 杂岩体组成与岩石学特征
        3.3.2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3.4 宽沟中的白石山蓝片岩带
4 白云鄂博稀土矿的矿床成因
    4.1 洋板块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什么?
    4.2 成矿碳酸岩携带的铁与REE源岩
    4.3 陆下岩石圈地幔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REE-Nb成矿
5 白云鄂博地区洋板块地质构造演化
    5.1 中元古代克拉通北缘发生裂离与初始亚洲洋的形成
    5.2 晚元古代亚洲洋的扩张与被动陆缘的形成
    5.3 早古生代活动陆缘与初始洋板块俯冲增生杂岩的形成
        5.3.1 活动陆缘与洋板块俯冲造山的启动
        5.3.2 初始洋板块俯冲增生杂岩的形成
        5.3.3 晚古生代(二叠-三叠纪)亚洲洋洋盆逐渐封闭拼贴阶段
6 结论

(8)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3.4.1 欧亚板块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3.4.3 菲律宾海板块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5.3.1 油气资源
        5.3.2 海砂资源
        5.3.3 水合物资源
        5.3.4 海底热液资源
6 结语

(9)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2.1 西昆仑造山带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2.4 秦岭造山带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6 结语

(10)藏南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技术方案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和主要研究进展
        1.3.1 论文完成工作量
        1.3.2 研究进展和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拉萨地块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系统
        2.2.2 蛇绿混杂岩
        2.2.3 洋岛残片
        2.2.4 高压变质带
        2.2.5 岩浆事件
        2.2.6 区域构造
第3章 中二叠世岩浆作用
    3.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3.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3.2.1 测试方法
        3.2.2 测试结果
    3.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3.3.1 测试方法
        3.3.2 测试结果
    3.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3.4.1 蚀变作用影响
        3.4.2 岩石成因
        3.4.3 岩浆源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三叠世岩浆作用
    4.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4.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4.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4.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4.4.1 岩石成因
        4.4.2 岩浆源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
    5.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5.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5.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5.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5.4.1 岩石成因
        5.4.2 岩浆混合作用
        5.4.3 岩浆源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早侏罗世岩浆作用
    6.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6.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6.3 全岩地球化学
    6.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6.4.1 岩浆成因
        6.4.2 岩浆混合作用
        6.4.3 构造环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松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
    7.1 中二叠世松多古特提斯洋初始俯冲
    7.2 中三叠世松多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转化
    7.3 晚三叠世早期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
    7.4 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新特提斯洋持续俯冲
    7.5 松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第8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寻找大陆俯冲板片的遗迹(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改则地区沙木罗组中早白垩世晚期闪长玢岩的发现: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折返事件的响应[J]. 李发桥,唐菊兴,张静,宋扬,李海峰,林彬,王楠. 岩石学报, 2022(01)
  • [2]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D]. 汤贺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地幔柱和俯冲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相互作用[D]. 刘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D]. 詹小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玄武质火山岩Li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D]. 李宇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6]南海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的启示[D]. 廖仁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7]白云鄂博洋板块地质与成矿作用初探[J]. 肖庆辉,刘勇,许立权,丁孝忠,张玉清,程杨,李岩,范玉须,贺国奇. 地球科学, 2020(07)
  • [8]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9]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10]藏南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D]. 于云鹏.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寻找大陆俯冲板块的残余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